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茂兰保护区森林资源动态及变化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对茂兰保护区的森林资源现状、动态变化原因的调查研究表明,该区有林地面积为13326hm^2,较保护区成立前(以下同)减少4660hm^2,灌木林地面积为3847hm^2,增加3028hm^2,水稻田面积为855hm^2,增加605hm^2,旱地面积为572hm^2,增加512.6hm^2。森林覆盖率为87.5%。森林活立木蓄积为1079925m^3,减少255489m^3,其中用材林蓄积为1194m^3,特用林蓄积1078731m^3。森林资源消涨动态与区内民族传统生存方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茂兰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石山木莲的资源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山木莲(Manglietia calcarea X.H.Song)是贵州特有珍稀濒危植物。为了解茂兰保护区石山木莲资源现状,采用样线调查法,对茂兰保护区石山木莲资源分布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茂兰保护区石山木莲资源分布狭窄、数量稀少,仅发现8个分布点共计10株,已处于濒危状态。主要分布在保护区洞多、洞常、瑶寨、卡记海拔650~820 m之间的山坳、山腰、洼地、槽谷的次生林中、闲置地边、黔竹林内及密林下。根据石山木莲在茂兰保护区的地理分布特点和资源现状,分析其濒危原因,探讨实现其有效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茂兰喀斯特森林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正仁 《贵州林业科技》1996,24(4):34-37,43
依据吴征溢教授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分类法,将茂兰喀斯特林区种子植物494属划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和16个变型;热带成分在该区系中占优势;茂兰地区为热带成分的分布边缘。  相似文献   
4.
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评价研究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在研究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组成、结构、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退化群落恢复潜力度、恢复度和恢复速度3个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分析了退化群落在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高度、盖度、实生株/总株数、组成结构、显著度、生物量等特征指标的恢复潜力度、恢复度和恢复速度的变化,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一级演替阶段群落向相邻更高一级演替阶段群落恢复的潜力度最高,群落自然恢复是由低级阶段  相似文献   
5.
荔波县生态建设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荔波县的自然概况和实施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的背景作了较为详尽的叙述,并具体介绍了该工程的实施项目。表明在该县实施此项工程是可行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茂兰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群落数量特征及健康度特点,以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化喀斯特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6个阶段群落为研究对象,选择10个数量指标,从群落组织力、能量和稳定性三方面对各恢复阶段群落数量特征及健康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草本层中I阶段草本高度和密度最大;灌木数量在V阶段最多,在900 m~2内达5174株;(2)群落各层次生物量差异显著,演替过程中,木本植物及总体群落的生物量均呈增长趋势,全光照利用率以各阶段建群层最佳;(3)乔木层多样性指数H'、生态优势度λ、稳定性系数变化均呈递减趋势,且都在IV-V阶段下降最快,而后平缓;草本层、灌木层则变化各异;(4)随着植被正向演替,群落乔木层健康度指数为上升型,灌木层为单峰型,草本层为下降型;(5)草本层贡献率为下降型,灌木层为单峰型,乔木层为上升型。  相似文献   
7.
茂兰保护区资源植物种类丰富,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共有823种,其中,药用植物345种,森林水果65种,蔬菜植物55种,花卉140种,盆景植物80种,庭园绿化树种72种,特有植物26种,其它40种,本区资源植物可持续利用前景广阔,应积极发展种植业,加大力度开发资源植物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8.
背 景 自ig78年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目前贵州省已建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59个,总面积达 3300多平方公里。其中,梵净山、茂兰、习水、草海、赤水桫椤五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茂兰为我国14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成员),麻阳河省级黑叶猴自然保护区1个,雷公山、野钟、龙头大山等地(州、市)级自然保护区6个,其余为县级自然保护区。这些自然保护区基本保存了贵州省主要原生天然林生态系统和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文化生活贫乏等原因,日前贵州省自然…  相似文献   
9.
贵州麻阳河黑叶猴家域及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Presbytis francoisi)家域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表明:该区黑叶猴家域受自然及人为干扰程度较大;主食植物相对丰富,但存在与牛羊抢夺食物的现象;黑叶猴种群数量受人为干扰严重,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改善该区黑叶猴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0.
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评价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在研究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组成、结构、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退化群落恢复潜力度、恢复度和恢复速度3个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分析了退化群落在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高度、盖度、实生株/总株数、组成结构、显著度、生物量等特征指标的恢复潜力度、恢复度和恢复速度的变化,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一级演替阶段群落向相邻更高一级演替阶段群落恢复的潜力度最高,群落自然恢复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顺序替代过程;早期阶段恢复潜力度较高、恢复度低、速度慢,中期阶段恢复潜力度高、恢复度中等、速度快,后期阶段恢复潜力度低、恢复度高、速度慢。群落整体恢复速度低于群落各特征指标恢复速度。在群落各特征指标中,群落高度、盖度、实生株/总株数、组成结构、显著度的恢复速度高于生物量恢复速度,即群落结构恢复快于群落功能恢复。群落自然恢复对策的变化是由早期更新对策向中期结构调整对策至后期结构功能协调完善对策更替。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40~50年可有较为正常的组成、外貌和结构,但要达到功能完全恢复则需时很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