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9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9篇
  5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用天然气的普及使得具有耐低温、耐腐蚀、重量轻、强度高、韧性好等有点的PE管道广泛应用于城市天然气管网中,PE管道安装监督检验的要点就是要对安装的各环节进行有效监督,对所有参与建设的单位的安全质量管理行为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2.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SCDE)技术,采用响应面优化法(RSR),对广东惠州野生余甘子籽油的萃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00g余甘子籽萃取余甘子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103min,萃取压力19 MPa,萃取温度35℃,在此工艺条件下余甘子籽油得率为26.13%±1.4%.通过GC-MS分析表明,余甘子籽油中含有16种脂肪酸,主要为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总GC含量达91.33%.通过分析油的理化参数及生产成本表明,超临界CO2萃取余甘子籽油是一个好的方法,具有工业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猪伪狂犬病(PR)是由猪伪狂犬病毒(PRV)感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传染病,可导致怀孕母猪流产、死胎,仔猪腹泻、呕吐和神经症状等,给我国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19年4月初,怀化市某散养场从外地购入的仔猪爆发疑似PR的疫情,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结合实验室诊断,发病仔猪确诊为PRV感染。PCR及测序结果表明,引起该次疫情的PRV毒株,其gE基因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PRV中国流行的河南株同源性最高,为99.7%,提示该毒株为变异株。通过对发病猪群紧急免疫PRV基因缺失弱毒疫苗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发生,研究对PR的诊断与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是由结肠小袋纤毛虫寄生于猪结肠所引起的一类人畜共患原虫病。该病主要引起断奶仔猪表现出腹泻、脱水、消瘦及贫血等特征性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为了有效的防治以腹泻、脱水和消瘦为特征的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根据临床症状、剖解所见的病理变化作出初步诊断。此外,采取分子生物学(PCR技术)方法对该病作出确诊,确诊该病病原为猪结肠小袋纤毛虫。针对该病原体的特性,我们采用甲硝唑+驱虫净配伍方式对病猪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大部分病猪痊愈,治愈率为99.2%。  相似文献   
5.
罗维禄 《种子世界》2005,(10):39-39
该品种株型短蔓半直立,分枝性较强,单株分枝7~9条,茎叶生长势较旺盛,顶叶绿,叶片心齿形,叶脉、脉基及柄基均为淡紫色,蔓绿色,蔓粗中等,结薯早,单株结薯数3~5个,结薯集中,大、中薯率高,薯块大小较均匀整齐,薯块下纺锤形,薯形光滑美观,薯皮红色,薯肉淡红色,薯块耐贮藏性中等,种薯萌芽性中等,长苗较快。主要经济性状明显优于对照金山57。  相似文献   
6.
粤甜 3号是我站 2001年从广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引进的甜玉米新品种, 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第一个通过福建省审定的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应性广的甜玉米品种,并被列为福建省重点示范推广的甜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早稻种子包衣效应研究及种衣剂型筛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安排9种种衣剂6个试点联合试验,结果表明早稻包衣种子种子发芽率普遍提高,包衣后早稻秧苗素质普遍提高,成秧率提高,苗期病虫害减轻,促进了大田产量的提高;以产量为主要考察性状,综合包衣种子发芽率、秧苗素质、成秧率、苗期抗性表现,认为ZSB、科农16号、优富8号三种种衣剂包衣效果最好,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新品种试验与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种子总站组织安排了坝57、坝58、鄂马铃薯5号等8个马铃薯新品种在福州、泉州等7个点进行三重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品种与地点互作也存在极显著差异。坝58、闽薯1号、中薯3号、坝薯8号等品种产量、农艺性状等表现突出,可进一步加大试验力度。  相似文献   
9.
春花生新品种引种试验及品种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合福建省种植的春花生新品种,2001年我站从生态类型相近的广东、广西两省(区)引进了多个春花生新品种,并与本省新近选育的新品种一并进行对比试验,2002年重复试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的潮土上进行2种不同模式的玉米秸秆还田试验,为期1年。结果发现玉米秸秆还田后前期由于能减少可溶性N的淋失,后期又释放出N,从而提高了N的利用率。土壤NO3--N含量随作物生长季节变化明显,而NH4 -N具有稳定性;土壤微生物N变化同秸秆分解状况相一致。多数时间内整翻处理的微生物N高于粉碎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