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完全免费   1篇
  林业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在森林资源丰富的乡村发展森林旅游,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城乡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战略意义,但不可避免地要牵扯到乡村森林旅游业的发展载体——农村土地制度问题。集体所有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土地制度,但是“集体”在政府行政权力消解下,并没有在实践层面取得法律的主体地位。在2008年我国集体林权改革后,一方面农民手里持有集体林权证书;另一方面,在森林旅游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照样绕过集体所有直接征地。为此,在各级政府诉求以乡村旅游战略解决“三农”问题的当下,要强化和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中“集体”的法律主体性地位,从而提升农民(通过集体)参与乡村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涉及林地权益关系的博弈能力,破解过去在国土规划与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产业进步、现代化及城市化发展与农民致富、农村发展无关的困局。  相似文献
2.
对旬阳县长防工程建设的看法与建议李永安(旬阳县长防办)1990年,旬阳县被列为长防工程建设的首期启动县,三年中共完成重点工程人工造林4600多公顷,占下达任务4333ha的106.8%。经省长防办随机抽样检查验收,1990年度的核实率为90.4%,成...  相似文献
3.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土地资源以私有制为基调,这几乎成为共识。然而,产权的复杂性决定了并不是仅以“公有”和“私有”就可以完全界定清楚人对物的权属关系。森林及林地资源承载着生态乃至社会文化功能,因而不论私有还是公有均具有明显的公共性特征。对这种公共性如何界定?它与私人权益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文中在作者跨国实地调研基础上,以既作为私人庄园又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地标的米德尔顿庄园为例,分析私有属性类别的美国森林旅游资源的产权结构。研究显示,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而合理的产权结构安排其价值目标在于公共与私人之间权益的平衡;既不能使公共强权压制处于弱势的私人权益,也不能使私人权益侵吞和破坏公共权益;应通过公共性与私人性、公平与效率相互协调统一的复合产权结构维持经济社会发展的秩序。提出了对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3点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