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植物保护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10%增效烟碱防治伏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伏蚜在一些主产棉区发生严重,由于棉蚜对菊酯类农药已产生极高抗性,一些常规有机磷类如久效磷等对伏蚜的防治效果也已明显下降。研制和筛选新的高效杀棉虫剂是棉花生产极待解决的问题。作者于1991年用10%增效烟碱乳油对棉蚜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麦棉间套作技术在豫北棉区大面积推广,棉红蜘蛛的为害随之上升,成为主要害虫之一,且有继续扩展的势头。多年使用杀螨剂,棉红蜘蛛不同程度产生了抗药性。1987—1988年经室内、田间药效试验及示范,认为50%硫悬浮剂是较理想而值得大面积推广的新剂型。 一、田间小区试验 设50%硫悬浮剂500、200倍液,50%久  相似文献   
3.
目前用于防治棉虫的菊酯类农药主要有杀灭菊酯、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但这些菊酯类农药对螨类害虫几乎无效。近年来据有关资料报导含氟的菊酯类农药能兼治螨类,为在生产中应用,我们于1984—1985年用含氟的联苯菊酯和其他菊酯类农药分别对棉铃虫、棉红蜘蛛、棉蚜做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  相似文献   
4.
除虫菊酯与杀虫脒混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国内试验结果表明,杀灭菊酯及溴氰菊酯防治棉铃虫药效高,残效长,对人畜较安全,而对红蜘蛛药效很差。杀虫脒防治棉铃虫的药效优于滴滴涕,又能兼治红蜘蛛。两者混合使用有增效效应。减少单位面积用药量节省农药投资,扩大兼治对象,提高防治效果。Plapp1976年报道了杀虫脒与除虫菊素混用对棉铃虫增效达17倍。1977年A11报道了甲基对硫磷与二  相似文献   
5.
IKI—7899(日本)是一种新的苯基甲酰脲类化合物,具有胃毒和触杀效果,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几丁质合成,干扰昆虫幼虫的表皮形成,使不能正常脱皮而死亡。对人、畜毒性低,不污染环境。对天敌影响较小,能较好地协调化防和天敌的自控作用,是害虫综合治理较理想的农药新品种。目前棉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