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比较了 Steinernema carpocaprae 和 Steinernema anomali 两个种(品系)的斯氏昆虫病原线虫,分别在大蜡螟和鸡什海绵人工培养基下连续传代培养的两个种群的形态、带菌率、发育、繁殖、毒力和寻找寄主能力的差异。试验表明:同一种(品系)长期在蜡螟传代的线虫种群比人工培养基传代的种群的线虫体较大,在寄主昆虫内发育怏、繁殖量大。但细菌保留率、感染率、感染指数、在沙里寻找寄主并使其致死的能力稍低。上述的差异在 S.anomali 这个种尤为明显,S.car pocapsae 则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
昆虫病原斯氏线虫防治桃蛀果蛾的研究及大面积田间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昆虫病原斯氏线虫防治桃蛀果蛾的研究及大面积田间应用张忆青,尹纯寿,李爱华,孙瑞红,谢汝创,杨平,刘士杰,刘富强(山东省泰安果树研究所泰安 271000)(广东广州昆虫研究所广州)(寿光市园艺场)桃蛀果蛾又名桃小食心虫(Carposinanipo-ne...  相似文献   
3.
苹果蠹蛾线虫广州品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广州桑园土壤分离的病原线虫进行了形态观察和杂交试验,鉴定此线虫为苹果蠹蛾线虫广州品系Steimsrnoma car pocapsoeGZ。通过与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苹果蠹蛾线虫苏联品系Agriotos比较,显示出广州品系无论是侵染寄主的能力、数量、还是在土壤中迁移的速度、深度和耐高温的能力,均优于Agriotos品系,预示了这个品系在害虫生物防治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4.
谢汝创  蓝华生 《昆虫天敌》1996,18(2):71-73,63
本文报道了小卷蛾线虫S. carpocapsae A24侵染期带鞘和已脱鞘线虫侵染力的比较测定结果。实验表明:带鞘线虫无论对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幼虫或黄粉虫(Tenebriomolitor)幼虫,其侵染力均显著优于已脱鞘线虫。  相似文献   
5.
蓝华生  谢汝创 《昆虫天敌》1996,18(3):106-108
本文报道了以不同大少沙粒作侵染介质,贮存在5℃下349天的S.carpocapsaeA24侵染期线虫和新培养的S.carpocapsaeA24侵染期线虫对大蜡暝幼虫的侵染力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6.
7.
喷雾法施用线虫大面积防治荔枝拟木蠹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荔枝拟木蠹蛾(Arbela dea Swinhoe)是南方荔枝、木麻黄等主要的钻蛀害虫,作者利用拟木蠹蛾昼伏夜出的习性,用大蜡螟幼虫诱测和回收喷雾荔枝拟木蠹蛾粪道上的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griotos),不同温度、不同粪道大小对线虫存活影响的测试结果表明,应用1×10~3/ml线虫剂量喷雾拟木蠢蛾挂在树上的粪道,粪道上便有足够数量的线虫和时间使寄主感染。1995年喷雾法施用线虫防治荔枝拟木蠹蛾260hm~2,防治效果在85%~100%,平均为94.28%,有效地压低了田间的虫口密度。解决了树冠嫩枝受害后人工难以注射及倒置斜垂坑道的虫口防治效果差的矛盾,也使利用病原线虫防治害虫这一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更容易为果农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荔枝巢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害荔权树皮的新害虫荔枝巢蛾Cmoritis albicapilla Moriuti在上发生1代,由于幼虫藏匿于自身吐丝粘粪粒组成的双层网下,使农药防治困难。作者以昆虫病原线虫为主,对比使用化学农药,寻求对该虫有效的防治方法。结果表明,荔枝巢蛾幼虫、蛹对昆虫病原线虫4个种的5个品系十分敏感,其感染率与病原线虫的剂量成正相关,Y=2.737+1.264X,LD50=6.165IJ/虫,但是大田防效很  相似文献   
9.
调查结果表明,用常用的喷雾方法在苹果园喷施昆虫病原线虫 S.carpocapsae Agrio-tos 品系防治桃小食心虫,喷雾不够均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线虫的寄生率。线虫在苹果园的土壤中存活期达一个月以上,并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线虫施到土中后,用大蜡螟诱测到的线虫数量及感染力随时间的增加部呈负指数下降,变化曲线分别为 Y=exp(1.72-0.19X),r=-0.989和 Y=exp(3.45-0.13X),r=0.989。  相似文献   
10.
谢汝创 《昆虫天敌》1992,14(4):186-187
以鸡内脏海绵培养基加入共生细菌大量繁殖昆虫病原线虫(Bedding,1981、1984)的研究进展,促进了昆虫病原线虫的大面积应用。浸洗线虫是收获以固体人工培养基大量繁殖昆虫病原线虫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昆虫病原线虫的回收率将降低大量生产昆虫病原线虫的成本,为此本文用通气浸线虫法及静浸线虫法进行了不同时间的泡浸线虫比较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