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林业   1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两种溶菌细菌防治马尾松赤落叶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生物防治是森林病害综合防治重要手段之一,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系的平衡,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目前森林上应用微生物大隔孢伏革菌(Peniophora gigantea(Fr.)Mass.)孢子悬浮液保护松树免遭多年层孔菌(Fomes annosus(Fr.)Cooke)危害,已在生产上应用.抗生细菌的利用,在国外已作过一些工作,Swinluine(1973)、Thirumalachar(19  相似文献   
2.
3.
松赤枯病生物防治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习居”马尾松叶的拮抗细菌P 751、BC752菌株对松赤枯病菌孢子抑菌率78.83—94.31%,BC752优于P 751。经1132亩试验,防治马尾松赤枯病相对效果35.91—74.19%,实际效果51.25—52.25%;防治火炬松赤枯病效果45.0—64.85%。  相似文献   
4.
块菌研究及我省开发利用块菌资源前景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有关资料,对我国已知块菌的种类、生境、菌根合成、促生抗病功能以及营养成分等调查研究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结合贵州的自然条件和造林任务,就贵州开发利用块菌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赤落叶病[Meloderma desmazierij(Duby) Darker=Hypoderma desmazierii Duby=H.brachysporum(Rostr)0,Kuntze]是我省近期严重发生的病害,为害幼林新叶,尤以15年以下者受害最重,3年出苗和35年大树也有受害,引起年叶枯落,多年感病导致全株死亡。经调查,分布于我省4个地(州、市)39县,严重被害率100%、感病指数74.90、死亡率15.2%,平均树高减少34~54%、胸径减少34~52%,每年每亩损失木材0.259~0.263立米.  相似文献   
6.
PGPR及其在我国林业上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PGPR研究已成为当前微生物资源研究工作中一个新热点。近年来,PGPR在我国林业上应用研究已取得长足的进展,本文就PGPR类细菌P751和BC752菌株在溶菌(或抑菌)、防治森林病虫害和促进林木生长等方面所显示出的明显效果作了综述。并对其防病中生机制以及今后发展趋势应用前景等有关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印度块菌菌根合成及其对苗木促生防病效果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用印度块菌孢子悬浮液,对马尾松、华山松等7种幼苗实施人工接种,菌根感染率89.66%~100%,感染指数40.5~78.1;菌根化苗平均高和地径生长量分别比未接种苗增长39.47%~125.46%和21.74%~66.67%;降低苗期病害死亡率51.97%~100%.防治效果58.30%~87.25%。  相似文献   
8.
两种抗生细菌防治林木病害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假单胞菌(代号P751)和蜡状芽孢杆菌(代号BC752)是从马尾松叶上分离的两株杆状细菌,对松赤落叶病、泡桐炭疽病、镰刀菌等5种林木病菌孢子有溶解作用,溶菌率达85.67~99.27%;对松赤枯病等3种病菌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对多种化学农药具有抗性。田间试验,防治泡桐炭疽病、松赤落叶病、杜仲环剥烂皮等5种林木病害具有不同程度的效果。经用两菌液拌种飞机播种造林试验,使马尾松叶枯病降低27.55~72.25%,出苗率有所提高。这两株杆菌对人畜基本安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马尾松赤落叶病在贵州省发生严重,直接影响现有幼林的保存和木材生产。本文系1974—1975年防治试验及1980年部分调查初步结果的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10.
用抗生细菌拌种提高马尾松飞播造林质量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有益微生物调节植物体生态系,充分发挥植物生长潜力,是防病增产的新途径。1987年采用P 751和BC752二种抗生细菌悬液处理马尾松种子,经三个飞播区45,817亩试验,其效果显著,飞播成效分别提高59.18%和8.66%;出苗率提高55.69%和6.24%;感病率减低73.80%和32.69%。另外,当年苗高、主根长、叶长和每株针叶数也均比对照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