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科学配制棉花脱叶催熟剂药液,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评价了 4 种脱叶催熟剂药液体系在不同放置时间内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其对植保无人飞机(UAV)喷施作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40 g/L噻苯 ? 敌草隆悬浮剂药液体系在配制后 0 h的悬浮率和持留量最优,分别为95.5%和 5.49 mg/cm2;68%噻苯 ? 敌草隆可湿性粉剂药液体系配制后0 h在棉花叶片上接触角最优(0°);81%噻苯 ? 敌草隆水分散粒剂药液体系和12%噻苯 ? 敌草隆可分散油悬浮剂药液体系中噻苯隆的稳定性均较好,配制后24 h分别降低了11.63%和14.47%。总体上,4种脱叶催熟剂药液体系的悬浮率、持留量和噻苯隆含量均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在 0.5~1 h时内降幅最为显著。药液放置时间对UAV喷施后的雾滴体积中径 (VMD,Dv50)、雾滴覆盖率和均匀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4 种药液体系的田间脱叶率均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 0~1 h内下降最快,放置超过 1 h会对棉花脱叶率产生显著影响,其中 12 h后影响最大。该研究结果可为棉花脱叶催熟剂药液的科学配制和UAV喷施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药雾滴信息是评价农药施用质量的主要指标, 农药雾滴采集器的设置对于获取雾滴信息有较大的影响。针对如何科学地设置农药雾滴采集器从而准确地获取真实雾滴信息等问题, 本文以油动单旋翼植保无人飞机和电动六旋翼植保无人飞机为供试药械, 以诱惑红为雾滴示踪剂, 采用将卡罗米特纸卡直接固定在棉花叶片上和使用金属杆固定2种方法采集雾滴信息, 研究2种方法下采集的雾滴信息的差异。结果表明, 油动单旋翼植保无人飞机作业, 在添加助剂情况下, 金属杆固定法在棉花冠层上、中、下层采集的雾滴体积中径分别为(435.4±66.1)、(434.6±68.3)μm和(398.9±66.7)μm显著大于植株固定法在相应部位采集的雾滴体积中径(361.2±93.1)、(351.9±95.7)μm和(338.1±71.1)μm;金属杆固定法采集的雾滴密度在棉花冠层上层为(29.9±13.6)个/cm2, 中层为(13.4±4.5)个/cm2, 下层为(6.7±4.2)个/cm2, 显著大于植株固定法在相应冠层采集的雾滴密度(12.9±5.0)、(8.6±3.4)个/cm2和(1.9±1.3)个/cm2。添加助剂能够提升两种植保无人飞机喷施作业的雾滴覆盖率和雾滴的沉积量, 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飞防助剂和施药液量对植保无人飞机喷施在棉花冠层的雾滴沉积和对棉花上蓟马防效的影响,选择倍达通、功倍、杰效丰和迈丝4种飞防助剂,设置3种施药液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植保无人飞机喷施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后其在棉花冠层的雾滴密度、覆盖率、沉积量和雾滴均匀性以及对棉花上蓟马的防效。结果表明,4种飞防助剂和3种施药液量对植保无人飞机喷施的雾滴沉积和蓟马防效均有显著影响。增加施药液量可显著增加雾滴在棉花冠层的密度与覆盖率,添加飞防助剂对雾滴密度的提升效果显著。4种助剂对农药雾滴在棉花冠层上、中、下部的覆盖率的影响趋势较为一致,与棉花冠层上部相比,对中、下部位覆盖率的影响较低。施药液量为2 L/667 m2时,添加倍达通、功倍、杰效丰、迈丝及无助剂对照的雾滴穿透性分别为46.0%、49.1%、33.6%、36.1%和44.3%,该施药液量下各处理雾滴穿透性均较好。随着施药液量增加,药后1、3、7 d对棉花蓟马的防效也显著提升。在相同施药液量下,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药液中添加飞防助剂倍达通和杰效丰相较于功倍和迈丝,对棉花蓟马具有更高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为植保无人飞机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新疆石河子地区大花金鸡菊白粉病的病原种类,逐步摸清其发病规律。【方法】 采用显微形态观察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病原进行鉴定,并系统调查病害的季节流行动态。【结果】 金鸡菊白粉病菌分生孢子大小为24.4~34.2 μm×14.6~22.0 μm,以2~4个分生孢子串生在分生孢子梗上,闭囊壳球形,直径平均为115.1 μm,闭囊壳内单子囊,子囊椭圆形、无色且有柄,大小为68.3~131.7 μm×56.1~80.5 μm,子囊内8个子囊孢子,大小为14.6~26.8 μm×12.2~21.7 μm,附属丝菌丝状。根据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563 bp)建立发育树,其与Podosphaera fusca (登录号KM225763、 JX546297、 KR049083和 MF476989)聚在1个进化支上,且序列同源性99.0%以上。【结论】 棕丝单囊壳(Podosphaera fusca)为石河子市区大花金鸡菊白粉病的病原菌,且该病害在石河子地区4月中上旬始发,6月中下旬达到发病高峰期,7月初开始进入衰退期。  相似文献   
5.
采用病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新疆石河子市区内引起帚枝千屈菜白粉病的病原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病菌分生孢子梗直立,上单生1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透明,椭圆形或桶形,(27.2~43.4)μm×(14.0~21.6)μm;闭囊壳褐色至黑色,球形,直径为90.5~112.3μm,内生3~7个子囊;附属丝菌丝状,是闭囊壳直径的0.6~7倍;子囊内有3~6个子囊孢子。病菌rDNA-ITS区序列进行PCR扩增,获得了639 bp的DNA片段,该序列与已报道的Erysiphe lythri中国菌株(登录号:MG797990和MG786589)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引起新疆帚枝千屈菜白粉病的病原确定为Erysiphe lythri,这是该病菌引起帚枝千屈菜白粉病的首次报道,为帚枝千屈菜白粉病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白粉病菌是典型的专性寄生菌,花卉白粉病的发生严重影响花卉植物的生长观赏价值。2018年,研究者详细调查了石河子市区主要花卉生产基地和公园内栽植的花卉白粉病发生和危害情况。结果显示,花卉白粉病在石河子市区发生非常普遍,共发现了18种白粉病,菊科花卉上有8种,蔷薇科植物上有3种,景天科、千屈菜科、石竹科、毛茛科、花荵科、忍冬科和玄参科花卉各1种。其中大花金鸡菊、荷兰菊、秋英、月季、芍药和福禄考白粉病的发生和危害严重,田间植株几乎全部被感染。通过对石河子市区花卉白粉病的调查,为今后该病害的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将采集的病菌在室内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丝的附着胞成裂瓣状,单生或对生;分生孢子梗直或稍弯曲,大小为55.9(51.2~61.0)μm×5.6(3.8~7.5)μm,上单生1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透明、椭圆形到圆形,无纤维状体,大小39.3(29.3~45.1)μm×18.8(14.6~22.0)μm,芽管从孢子一端萌发。病菌的闭囊壳散生在叶片的背面,球形,直径117.0(62.9~168.5)μm,褐色到黑色,闭囊壳上着生5~15根菌丝状附属丝,直或弯曲,基部褐色,顶部无色,长度是闭囊壳直径的0.5~2.0倍;闭囊壳有2~7个圆形到卵圆形的子囊,子囊足胞不明显,大小为60.1(46.0~72.3)μm×48.1(35.4~65.5)μm;子囊内大多2~4个子囊孢子。用真核生物rDNA-ITS引物ITS1/ITS4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与已报道的感染景天属的Erysiphe sedi(JX173289 and JX173290)序列同源性达100%。基于病菌的形态特征和序列同源性结果,将引起新疆长药八宝白粉病的病原鉴定为E.sedi。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