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0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1.
黑卵蜂(Telenominae)是一种卵寄生蜂,为多种农林害虫重要天敌。国外许多研究表明,黑卵蜂比赤限蜂更有效,不少黑卵蜂是控制某些不为赤眼蜂攻击的寄主类群。在中国,也有不少研究肯定这种天敌的控制作用。但因黑卵蜂寄主专一、中间寄主卵缺乏而无法进行大量应用。因此,有必要研究其人工寄主卵。松毛虫卵是多种黑卵蜂的中间转换寄主,本研究分析其卵内含物,试图为进一步研制人工寄  相似文献   
2.
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对湖北省武汉市城区湖泊和湿地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70种,隶属12目25科。其中古北界鸟类32种(45.71%),东洋界鸟类24种(34.29%),广布型鸟类14种(20.00%)。区系组成呈现南、北鸟类混杂分布、以古北界鸟类为主的特征。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二级保护鸟类7种。分别对鸟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人工卵繁殖拟澳洲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次报道用人工寄主卵繁殖拟澳洲赤眼蜂,在田间释放防冶甘蔗螟虫取得成功。在100亩庶田上放蜂700余万头,蔗螟卵寄生率达到80.66—94.60%。与田间释放用柞蚕卵繁出的拟澳洲赤眼蜂的防治效果相同。放蜂区的寄生率显著高于化防区和不防治区,而甘蔗被害程度则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人工卵繁育的赤眼蜂早期低量释放控制害虫的能力,于1990年进行了较大面积的释放试验。 一、供试蜂种:武汉大学生物系用人工卵繁育的松毛虫赤眼蜂(Triehogramma dendrolimi) 二、试验地点:河南西部山区的卢氏县和东部平原的项城县,计8个村7500亩地;不放蜂对照田相距1000米。  相似文献   
5.
由武汉大学生物系、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湖北省林科所等单位组成的“湖北省赤眼蜂人工寄主卵研究协作组”承担的由国家科委下达的“赤眼蜂人工寄主卵研究”课题,经过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现已取得重大成果,并于最近经有关专家鉴定通过。在1983年11月5日至7日召开的研究成果鉴定会上,专家们通过审阅协作组提供的全部技术文件、听取研究成果的汇报和参观研究现场的操作和繁蜂等活动,一致认为,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