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甘蔗套种春大豆种植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瓜绢螟在丝瓜上种群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棋盘式取样法对丝瓜上的瓜娟螟种群分布型进行了调查,取得了11个样本资料.运用4种聚集度指标、Taylor的幂法则以及M*-m的回归关系综合分析,瓜绢螟在丝瓜上为聚集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佳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3.
不同监测方法对田间稻纵卷叶螟成虫的监测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索稻纵卷叶螟成虫监测的新方法,采用性诱法与田间赶蛾法对比的方法,分析各代次稻纵卷叶螟的峰期和数量.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监测方法对稻纵卷叶螟峰期的确定非常接近,但性诱法诱集数量总体偏少,有时会出现峰次不明的情况.总体看,性诱法具有推广应用前景,但尚需提高诱捕效率.  相似文献   
4.
蔬菜遮阳网覆盖技术的应用及其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6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其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6种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胶悬剂、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性粒剂和24%氰氟虫腙胶悬剂等3种药剂都具有良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6.
保护地瓠瓜病虫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宁市瓠瓜(长瓜、地蒲)保护地栽培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病虫害防治上,我们根据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了一套保护地瓠瓜病虫综合治理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有关病虫综合治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田间自然种群消长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曲条跳甲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采用黄板诱集,通过2005~2006年连续系统的监测,结合气象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每年4~11月为成虫活动的活跃期.1年有春夏季高峰和秋季2个高峰期.春夏季高峰发生量明显高于秋季高峰发生量.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初日、终日分别可确定黄曲条跳甲成虫活动频繁的初始和结束日(进入越冬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6 ℃初日、终日为黄曲条跳甲成虫进入活动减弱期的起始和结束日;黄曲条跳甲成虫活动高峰期一般出现在日平均气温17.5~24.4 ℃的温度区域内.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斜纹夜蛾田间种群消长规律,提高预测预报和持续控害水平,采用性诱剂诱集的方法,于2005——2006年连续二年对斜纹夜蛾成虫进行了逐日系统监测。通过对斜纹夜蛾成虫诱集数据、气温等进行相关分析后表明:1-3月均未诱集到斜纹夜蛾成虫,8-10月3个月为斜纹夜蛾发生高峰期,其诱集量占全年的80.86%;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种群基数、旬累计平均气温是影响斜纹夜蛾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探明了斜纹夜蛾种群消长动态规律,并提出了2种简单、实用的种群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
10.
38%天一直播净(苄嘧磺隆、丙草胺、异恶草松)WP在单晚免耕直播田使用,与其他直播田除草剂直播净、禾阔净相比,表现在对千金子的防效较为突出。38%天一直播净WP 30~50 g/hm^2在水稻播后1~3 d施用,对千金子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对其他直播田常见杂草的防效也很理想。具有杀草谱广、持效期长、安全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