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探讨水稻生育后期遇台风大雨后,导致白叶枯病重复侵染年份的药剂防治策略,1981-1982年开展了以下试验工作。一、试验方法(一)大田病情普查 1982年9月1-2日受十四号台风影响,我县有九万三千余亩中晚稻发生了白叶枯病。病情稳定后,10月21日在新塘公社的老病区,对24丘成片连晚农虎六号进行了逐丘考查,所得数据通过数理统计,求其发病相关性。(二)人工盆栽接种 1982年7-10月,对原丰早(籼稻)、农虎六号(粳稻)、双糯四号(糯稻),汕优六号(杂交稻)等四个品种,进行了36期共72盆人工剪叶接种。每一品种从幼穗分化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桃树枝干上几种新病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干腐病 (一)症状:该病大多发生在树龄较大的桃树主干和主枝上。发病初期病部微肿胀,暗褐色,表面湿润。病部皮层下有黄色稠粘的胶液。病斑长形或不规则形。病部一般限于皮层,在衰老的树上则可深入到木质部。以后病部逐渐干枯凹陷,呈黑褐色,并出现较大的裂缝。在发病后期,病部表面长出大量的梭形或近圆形的小黑点,有时几个小黑  相似文献   
3.
周述尹 《植物保护》1988,14(5):25-26
通过分期喷药,对照生育期及病情消长的系统观察资料得出:药剂防治纹枯病的药效期,与水稻产量形成期和病害盛发期等,3期吻合天数的长短,与防病保产效果成正相关。由此认为,早稻纹枯病用井冈霉素防治1次的最佳喷药期,应选喷后药效期与产  相似文献   
4.
一、分析数据来源 1981年10月下旬,我县对134丘连晚白叶枯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普查。其中对台风后发病的24丘连晚农虎6号(成片),进行了系统调查(附调查明细表)。所得数据,通过发病相关性测定,得到以下相关系数(r):每亩总施肥量与病情指数的相关系数r_1=0.1635,(n=24,不  相似文献   
5.
秧苗处理兼治本田二化螟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述尹 《植物保护》1989,15(1):56-56
一代二化螟是浙北地区早插二熟制早稻的主要害虫,为了探讨一代二化螟虫简化防治的途径,1986年在本县泗安镇泗联村0.9亩二九丰品种的三熟制早稻上,进行了秧苗药剂处理兼治本田一代二化螟的试验:  相似文献   
6.
1983年以来,我县植保植检站,在西瓜枯萎病发病严重的彭营、安子营、侯集3乡进行该病的综合防治试验,防效高达85%以上。1985年在全县2万亩和相邻的4县8乡2200余亩瓜田推广应用。据调查、发病率降  相似文献   
7.
1984年在早稻上,每亩用3%井岗霉素150克,兑水25公斤,1毫米孔径喷片喷雾,进行防治早稻纹枯病试验结果: 1.不同生育期1次性喷药于(月/日)6/30、7/4、7/8和7/12(即幼穗分化始期、孕穗、始穗和齐穗期,防治1次,收割前考查得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