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豇豆种质在种子形成过程中对不良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贮藏抗性不同,严重制约着豇豆优质种子生产和推广。了解豇豆品种的田间抗劣变能力,对指导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品种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甲醇胁迫法和温箱蚀化法对5 份豇豆种质进行收获前和收获后种子劣变的鉴定。综合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发现:‘丰豇十号’种质适应性差,气候对其生长影响较大,不适宜大面积推广。‘大润发’和‘丰豇青优’综合表现最佳,对气候的适应较强,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破除菜豆种子硬实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运用热水浸种和机械破损种皮等物理方法,初步探索了菜豆种子硬实形成的原因和打破硬实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种子硬实现象与种子体积、种子百粒重(重量)成低度负相关。应用划破种皮方法可以使菜豆8天后发芽率由33%上升到97%;80℃热水浸种2 min和5 min方法处理种子,8天后发芽率由33%分别提高到98%和91%。上述3种方法均可以打破菜豆硬实现象,使菜豆种子的发芽率达到或超过标准,说明菜豆硬实种子的形成机理主要与种皮致密透水性差有关。在生产实践中从操作简便和成本的角度考虑,使用80℃热水浸种2 min处理种子打破硬实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为诱导再生成苗提供基础材料,为进一步开展荚用菜豆育种相关研究奠定基础。以荚用菜豆无性细胞(茎、叶、子叶等器官)为试验材料,通过筛选植物激素及其最佳组合,获得了以细胞质浓密的圆球形细胞为主体的松散型愈伤组织细胞团。最终筛选出诱导无性细胞产生普通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Ⅰ号”:MS +2,4-D 1 mg/L+蔗糖30 g/L。进一步研究获得了“诱导培养基Ⅱ号”:MS + 6-BA 0.25 mg/L + 2,4-D 0.5 mg/L+ AgNO3 10 mg/L。此培养基可以诱导和保持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本研究筛选出可以将无性细胞诱导为松散型胚性细胞团,并且维持胚性细胞继续增殖的系列培养基,解决了诱导过程中愈伤组织褐化问题,创建了一套诱导荚用菜豆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加拿大圭尔夫大学Gillard C L 教授等于2012 年在Crop Protection 上发表的一篇题为“种子处理和正确施药时间对菜豆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的研究论文(The control of dry bean anthracnosethrough seed treatment and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timing of foliar fungicides)进行了评述。Gillard 教授等以播种前杀菌剂处理种子的方法为对照,设计了几个施药时间点,探讨了菜豆生长过程中正确的施药时间点,即寻找作物与病菌相互作用、病情发展的关键时间点。旨在延续并提高化学杀菌剂对炭疽病菌的防治效果,提高菜豆产量和质量,节省种植者的投入,并有效地保护环境。文章内容新颖,可操作性强,对生产实践有指导意义。希望通过介绍该论文的试验内容和所取得的成果,为国内同行在菜豆炭疽病防治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菜豆抗炭疽病苗期接种鉴定条件(产孢培养基、菌液浓度、菌种培养时间、接种位置等)进行优化,确定了豆荚培养基是最佳的产孢培养基,产孢速度快,致病力强;最佳菌液浓度为2.0×106个·mL-1,发病快,重复性好;菌种培养20 d 后,致病力最强,接种效果最佳;接种叶片背面感病效果最好,节省时间。同时对收集的23 份菜豆材料进行苗期炭疽病抗性鉴定,其中有4 份为中抗材料,1 份高抗材料,抗性资源多为油豆类型。  相似文献   
6.
菜豆胁迫抗性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植物胁迫抗性原理入手,对各种环境条件胁迫下菜豆植株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今后菜豆抗逆育种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豇豆始花节位的遗传规律,应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6世代联合分析方法,调查豇豆杂交组合‘Ju08-10’ב丰豇10号’的6个世代始花节位。利用南京农业大学章元明教授提供的植物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软件,计算最适合的遗传模型及相应的遗传参数。结果显示,‘Ju08-10’ב丰豇10号’杂交组合的始花节位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无主基因存在,F2群体多基因遗传率为71.64%,环境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例为28.36%,说明豇豆始花节位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始花节位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早熟性(较低的始花节位)可以通过杂交后代选择实现,但定向选择会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菜豆抗炭疽病基因SCAR标记在品种抗性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5个来自于普通菜豆抗炭疽病基因SCAR 标记(SCA1000、SH181100、SAB3400、SB12350和SCF101072)引物组,对143份荚用菜豆资源进行DNA水平的鉴定。同时使用苗期接种方法,验证了143份资源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共有61份资源检测到SCAR标记。在这些资源中,有40份具有SCA1000标记,40份具有SCF101072标记,19份兼有SCA1000和SCF101072标记,其余的82份未检测到SCAR标记。这143份资源中均未检测到SAB3400、SB12350和SH181100扩增带。群体抗性鉴定结果显示:143份资源中,抗病的有16份。其中含有2个SCAR标记,群体抗性结果表现抗病的有5份,含有1个SCAR标记,并且群体抗性结果表现抗病的有3份。通过本研究明确了:荚用菜豆中Co-2和Co-10基因含量比较丰富,除扁圆荚类型紫荚菜豆中Co-2基因含量多于Co-10基因外,这两个抗病基因在其它类型的菜豆中分布比较均匀。在油豆类型和扁圆荚类型绿荚菜豆资源中,同时含有此两个抗病基因标记的较多。在油豆类型资源中,含有两个抗病标记,并且群体抗性表现抗病的最多。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水源充足,交通发达,具有悠久的蔬菜种植历史。2006年以来,天津市设施蔬菜生产得到大力发展,截止到2010年,全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已达2.37万hm2,其中大棚种植面积约为1.42万hm2,占整个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60%。大棚蔬菜种植弥补了露地蔬菜与温室蔬菜之间的产品销售空隙,保持市场的均衡供应,经济效益巨大。  相似文献   
10.
对14份扁荚菜豆资源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遗传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总产量与单花序结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嫩荚长、嫩荚宽和节间数呈显著相关,与抗根腐病等级呈显著负相关。正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单花序结荚数>嫩荚长>节间数>嫩荚宽。结合育种实践,总结了选育丰产性扁荚菜豆新品种的方法,为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