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8年   7篇
  201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11-2012年进行了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防治人参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试验表明: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对人参灰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有效量为225~300g/hm~2,于发病初期进行茎叶喷雾防治,防治效果在80%左右。对人参植株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2.
30%爱苗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在2009年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表明:30%爱苗乳油对水稻纹枯病有很好的防效,以制剂量26mL/667m~2施药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达67%~87.3%,同时使水稻增产6%~25%。  相似文献   
3.
正1西葫芦病毒病病毒病是西葫芦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各地都普遍发生,保护地、露地种植都可受害,一般发病率10%~15%,严重时病株达80%以上,常减产3~4成,其果实质量低劣。此病害还可危害黄瓜、冬瓜、甜等瓜类蔬菜。症状:该病从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生。发病规律:毒可在保护地瓜类、茄果类及其它多种蔬菜和杂草上越冬。翌年通过蚜虫传播,也可通过农事操作接触传播,种子本身也可带毒。高  相似文献   
4.
珲春市玉米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蝼蛄等,对玉米苗期危害较重,其对常规种衣剂已经产生抗药性,因此筛选新药剂进行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正菜螟是一种钻蛀性害虫,主要危害白菜、油菜、甘蓝、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苗期危害较为严重,以幼虫咬食蔬菜生长点和蛀食幼苗茎髓为害,受害植株因生长点被破坏而停止生长或萎蔫死亡。另外,该虫也是十字花科软腐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菜螟幼虫危害时外有丝网掩蔽,成虫白天隐伏在菜叶下,夜间活动,趋光性不强,给化学防治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被农户称为"不治之症"。目前,农户主要采用增大施药浓度、增加施药次数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种做法易造成农残超标、环境污染、生态破  相似文献   
6.
2012年进行了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防治人参立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表明: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对人参立枯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有效量2.5~10g(a.i.)/100kg种子处理对立枯病防治效果在70%~90%,对人参植株安全。  相似文献   
7.
黄瓜黑星病侵染和发病规律及其生态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瓜黑星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株内于田间或土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来源。黄瓜种子内的菌丝也可越冬,带菌率最高可达37.76%。种子各部位均可带菌,以种皮为多。接种试验证明黄瓜黑星病菌主要是从叶、茎、果实的表皮直接穿透侵入,也可从气孔或伤口侵入,但极少。黄瓜黑星病菌的分生孢子产生必须具备90%以上的相对湿度(RH)和15℃以上的日平均温度。分生孢子在5—30℃下均可萌发,适温15—25℃,但萌发必须有水滴,在无水滴的情况下即使RH达100%也不能萌发。吉林省大棚内发病重是由于5月中旬以后棚温达到黑星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RH长时间(12小时以上)在90%以上。露地黄瓜黑星病的发生则与当年的降雨量和降雨日数多少有关。大棚内采用降低湿度的生态防治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病情,从而减少喷药次数而达到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8.
对秦皇岛市区主要园林绿地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总结该市城区园林绿地绿化的特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水稻苗期恶苗病、立枯病、青枯病等病害的防治,多年来使用咪鲜胺、一浸灵(没登记)甚至用生石灰进行药剂浸种防治,且药剂陈旧,病害抗药性强,防效差。62.5%精甲·咯菌晴(亮盾)是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水稻种子包衣剂。对水稻恶苗病防治效果突出,同时可防治水稻苗期立枯病、青枯病。为更好地解决水稻苗期病害的防效问题,本文对亮盾悬浮剂田间杀菌效果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