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柑桔种质资源对桔全爪螨抗性调查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桔全爪螨 ,又名柑桔红蜘蛛 ,是柑桔上的重要害螨 ,我国南方各柑桔产区受害相当严重 ,轻则叶片出现灰白色小点 ,重则引起落叶 ,树势衰弱 ,影响柑桔产量。桔园每年均要大量喷施农药进行防治 ,多达10~ 2 0次 ,不仅增加生产成本 ,污染环境 ,果实中的残留农药对人体健康不利 ,更严重的是使桔全爪螨对多种农药产生了抗药性。利用柑桔不同种质材料对桔全爪螨抗性的差别可开发抗螨种质资源 ,筛选抗性基因。笔者于 1997~ 1998年进行了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共 15个 ,定植于本所品种圃内 ,均为 6年生实生品种 (系 ) ,光源条件好 ,沙壤土…  相似文献   
2.
矢尖蚧是危害柑橘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搞好测报可以指导适时防治。笔者在重庆市北碚区柑橘园对矢尖蚧进行多年系统监测,结果表明,矢尖蚧在该地一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第1代发生较为整齐,便于统一防治。因此,以2012年-2018年该虫发生前3个月的气象资料和矢尖蚧发生的田间历史数据为依据,应用DPS软件,分别采用简单法和多因子互作法进行逐步回归,建立了春季矢尖蚧第1代发生期的预测回归方程。两个方程总体回归达显著水平或极显著水平,两种方法建立的回归方程证明:第1代发生高峰期与发生前3个月的温度、湿度、雨日和降雨量等气象资料均有关系。将2019年数据用来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两个回归方程结论均为“比较准确”,均能比较准确地预测出该地矢尖蚧的发生高峰期。  相似文献   
3.
不同条件下日本方头甲对矢尖蚧捕食功能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方头甲是矢尖蚧等多种盾蚧科昆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捕食效能,在室内条件下,定量研究了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日本方头甲成虫对不同密度矢尖蚧1龄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并用Holling-Ⅱ型方程和Holling-Ⅲ型新方程分别拟合出不同功能反应模型.结果表明,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70%~90%、光照强度12000 lx、L:D=14:10时,最有利于日本方头甲成虫捕食.在此条件下,瞬间攻击率、最大捕食量、瞬间攻击率与平均处理时间的比值和最佳寻找密度均达最大,平均处理时间最短,功能反应圆盘模型为N_a=1.002N/(1+O.0001N).寻找效应在不同条件下均随着矢尖蚧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数学模型为E=1.002/(1+1.002 x0.0001N),Holling-Ⅲ型新模型为N_a=308.86e~(-95.18/n).在上述条件下,理论最大捕食量为308.86头,最佳寻找密度为95.18头.生产上控制矢尖蚧危害的释放比例应为益害比1∶95.  相似文献   
4.
柑橘果实在贮藏期间极易发生青霉病、绿霉病、炭疽病等多种病害。为了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笔者在自然通风贮藏库内用咪鲜胺分别对锦橙、血橙、温州蜜柑和夏橙等4个柑橘品种进行了防腐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咪鲜胺333.33mg/㎏对青霉病、绿霉病、炭疽病和总病害均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只不同品种保鲜时间各异。以对锦橙和血橙的保鲜时间最长,贮藏期可达120天;其次是温州蜜柑,贮藏期可达60天;对夏橙的保鲜时间最短,只30天。对青霉病、绿霉病的效果,锦橙和血橙达120天,温州蜜柑达90天,夏橙达60天;对炭疽病的效果,锦橙可达120天,血橙达90天,温州蜜柑可达60天,夏橙只30天。咪鲜胺浸药处理对4个品种柑橘的失重率没有影响,只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失重率均逐渐增加。咪鲜胺处理对果蒂保持绿色有一定效果,对不同品种柑橘果实内在品质、外观色泽和口感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22%吡虫啉·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柑橘黑刺粉虱的防治效果,开展了2年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吡虫啉·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对柑橘黑刺粉虱2~3龄若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柑橘叶片和果实安全,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Guenée,属鳞翅目,螟蛾科。又称桃蠹螟、桃斑螟、桃实螟蛾、桃斑纹野螟、桃斑蛀螟、豹纹蛾等,幼虫俗称桃实虫、桃蛀心虫。该虫寄主范围广泛,以往主要为害桃、李、梨、高粱、向日葵和玉米等作物,近来在石榴、板栗、枇杷、龙眼、葡萄等果树,甚至扁豆、松杉、桧柏等植物也发现被害。最近几年来在重庆北碚、奉节、开县、梁平、丰都,湖北秭归等地的柑桔产区,脐橙、柚、甜橙等果实不同程度地受到桃蛀螟的危害,使产量下降,严重影响果实品质。1形态特征桃蛀螟成虫体长12~13 mm,橙黄色,胸、腹、翅上均被有许多黑色斑…  相似文献   
7.
8.
2012年在重庆万州选15~25年生实生红桔(Citrus reticulata)树进行了红桔褐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防治药剂筛选试验,从18种药剂中初步筛选出对红桔褐斑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为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5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33.5%喹啉铜悬浮剂(2 000倍液)和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9.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8种化学杀菌剂对柑桔链格孢菌Alternaria citri的毒力。结果表明,70%丙森锌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247 5μg/mL;10%苯醚甲环唑效果次之,EC50为0.346 5μg/mL;其次为50%丙环唑、27.12%碱式硫酸铜、10%井冈霉素、40%氟硅唑、70%氢氧化铜、22%抑菌唑、1.5%噻霉酮、65%代森锰锌,EC50均在2.4μg/mL以下;其余药剂效果不理想,EC50在11μg/mL以上,尤其多菌灵效果最差,EC50为911.774 7μg/mL。  相似文献   
10.
交枝顶孢霉杀柑橘全爪螨活性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交枝顶孢霉Acremonium implicatum CQBBW8的杀螨活性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触杀毒力法检测CQBBW8菌株对柑橘全爪螨的致死率,通过单因素试验测试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及紫外线对CQBBW8菌株生长、产孢及其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CQBBW8菌株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Gregor)的校正致死率为54.42%,LC_(50)为1.2×10~6个/mL,LT_(50)值为5.175 9d。最佳生长和产孢培养基分别为PDA和SEA;菌丝生长最适碳源和氮源为甘露醇和蛋白胨,产孢最适碳源和氮源为可溶性淀粉和氯化铵;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30℃;最适生长和产孢pH为6.0,最适萌发pH为7.0;紫外线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对产孢影响较大,紫外线照射时间越长,孢子萌发率越高。综上,CQBBW8菌株对柑橘全爪螨有较强的毒力,对营养需求不高,环境适应性较强,具有开发为杀螨真菌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