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今年以来,郏县卫生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县卫生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明确任务,紧紧抓住工作主线,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种质野菊植物学特征、产量及质量,为野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大别山不同县域6份野菊种质移栽至湖北阳新种质圃,观察物候期及形态特征,测定花期茎粗、株高、冠幅和产量,UPLC测定蒙花苷含量.[结果]不同种质野菊叶片大小、有无叶耳、茎颜色、是否被毛、花期等差异较大;6份种质花序直径、管状花盘直径、舌状花数量、管状花数量、舌状花长、舌状花宽、花柄长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49%、18.76%、8.71%、14.72%、10.81%、27.43%、27.33%;6份种质中,湖北罗田单株花最多,安徽桐城百花干重最高,安徽桐城单株产量最高;河南潢川、安徽舒城、桐城蒙花苷含量不合格,安徽霍邱、湖北新洲、罗田蒙花苷含量合格,以湖北新洲含量最高.[结论]野菊植株形态特征和药材质量具有丰富多样性,湖北新洲和安徽霍邱种源可作为品种登记优先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野菊的种植模式研究,为野菊生态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种植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野菊的3种不同种植方式进行分析。综合分析生态优势、技术关键点、核心机理、效益评价因素,确定野菊-柑橘间套作生态种植技术为最佳生态种植模式。建议推广野菊-柑橘间套作生态种植模式,以获得较高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以宁夏枸杞宁杞7号为试验材料,探究常规栽培和篱架栽培模式下南北栽植、东西栽植方向对枸杞生长特性、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篱架栽培模式对枸杞植株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枸杞株高、冠幅、地径和结果枝长度均显著增加,其中南北栽植方向的促生效果优于东西栽植方向;篱架栽培模式的枸杞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均高于常规栽培模式,其中南北栽植方向对叶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的提升效果优于东西栽植方向,东西栽植方向对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提升效果优于南北栽植方向;不同栽培模式和栽植方向的叶片胞间CO2浓度之间无显著差异;篱架栽培模式的枸杞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多糖、甜菜碱、总黄酮、类胡萝卜素、多酚含量均高于常规栽培模式,其中南北栽植方向的果实内在品质优于东西栽植方向;篱架栽培模式的枸杞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和鲜果百粒重较常规栽培模式均显著提高,其中南北栽植方向优于东西栽植方向;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篱架栽培模式的枸杞产量显著增加,南北方向篱架栽培模式较东西方向篱架栽培模式、南北方向常规栽培模式、东西方向常规栽培模式分别提高11.6%、21.8%、32.8%。综上...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豇豆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新基因发掘,本研究基于豇豆F2群体,利用重测序技术构建了包含2984个bin标记(142,146个SNP)的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共11个连锁群,总长1333.48cM,平均图距0.45cM。不同连锁群的长度从84.63~183.15 cM不等,平均图距从0.27 cM至0.89 cM不等。根据F2、F3的表型调查,利用该图谱共检测到15个QTL,分别与百粒重、花色、荚长、荚形、荚质、籽粒颜色等14个性状相关。其中荚质、荚长、主茎分枝数等分别检测到1个主效QTL区间,其余性状检测到多个QTL区间。通过对区间内的基因注释分析,分别确定了与荚长、单株荚数、籽粒颜色构成等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本研究中QTL分析结果将为豇豆属重要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奠定基础,而候选基因筛选则有助于深入解析这些性状的遗传机理,提高豇豆分子遗传学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