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血芝,又称皱盖假芝(Amauroderma rudis),为灵芝科假芝属真菌,出芝温度为20~30℃,为中高温恒温结实性大型药用菌,其幼嫩子实体损伤伤口处会分泌象血一样的液体,故称血芝。血芝在我国台湾被视为珍贵药材,在防癌、抗癌、抗衰老和提高免疫机能等方面有奇特效果,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由于野生血芝生长速度十分缓慢,产量极低,仅靠自然供给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此笔者从湖北引进血芝进行适栽试验,主要研究血芝  相似文献   
2.
林楠  姜琦刚  张红红  崔瀚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91-12593,12615
[目的]研究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及其预测方法。[方法]在GIS平台的支持下,以NDVI为主要数据源,对研究区不同年度植被覆盖情况进行空间叠置分析,揭示吉林东部近10年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利用马尔柯夫模型和灰色系统G(1,1)模型预测吉林东部植被覆盖的年度变化趋势。[结果]吉林东部植被覆盖有上升的趋势但总体变化不大,植被覆盖变化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湖泊和河流周围。马尔柯夫和灰色系统G(1,1)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吻合。[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有效地保护山区林地的植被覆盖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对于制定吉林省及全国的林地建设规划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决策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抗真菌药物特别是唑类药物的广泛和长期应用,白念珠菌耐药菌株逐年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严重威胁。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外分泌物中含有多种毒素和酶类。为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物中是否含有抑制或增强白念珠菌ptc2缺失株酮康唑敏感性的分子,我们以野生型菌株RM1000做对照,采用体外药敏片扩散法分析了ptc2缺失株的酮康唑敏感性。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外分泌物能够增强酮康唑对白念珠菌ptc2缺失株的抑制效应。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筛选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外分泌物有效化学成分或生物大分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巫素芳  张红红  肖自添  何焕清  徐江  刘明 《食药用菌》2020,28(4):280-282,288
长根菇(黑皮鸡枞)属于中高温型食用菌,适合在夏秋季节栽培,部分南方地区还可以春季种植。该菌种在韶关地区采用床架式栽培试验获得成功。成功的经验包括栽培场地选择、栽培季节安排、制包技术、床架栽培管理等方面的详情。  相似文献   
5.
包装物不构成产品实体,但在其经营过程中却承担较重的负税。采用归纳演绎、判断推理和类比分析等方法,总结并分析了企业对包装物出售、出租和出借等经营活动进行纳税筹划的局限性,研究了承受高额流转税的酒类企业出借包装物押金的纳税筹划问题,提出了通过进行"换位抵押"方法能够取得规避增值税和消费税双重效果的筹划技术。同时,还提出了运用额定耗损率的成本控制方法来核算包装物额定耗损,使包装物退出账面监控以达到隐形避税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粒重是水稻产量的构成因子之一,增加粒重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现阶段有关水稻粒重的遗传效应特点,粒重与粒型及稻米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粒重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与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并对水稻粒重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同时提出加强开发易受多环境因素影响、效应较小的千粒重QTL,挖掘与水稻其他性状如抽穗期、稻米品质等相关联的粒重QTL等方法将是提高水稻育种效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30年冀东地区气候变化对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龚宇  张红红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0):278-284
【研究目的】为了摸清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冀东地区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变化情况,以及由此对作物气候生产力产生的影响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作物气候生产力水平。【方法】笔者利用冀东地区11个观测站1977-2006年气象资料与统计资料,在分析年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基础上,应用Thornth 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气候生产力对年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响应情况。【结果】结果表明:(1)该区气温增速为(0.41~0.75)℃/10a,年降水量波动减少,但不显著;(2)过去30年间气候生产力总体呈减少趋势,但不明显,气候生产力利用率平均为43.3%,呈提高的趋势;(3)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暖湿型”气候将使气候生产力增加7%~20.8%,“冷干型”气候将使气候生产力降低7.1%~9.7%。【结论】(1)年平均气温变化在山区、平原和沿海地区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年降水量表现出非一致性;(2)本地区作物气候生产力随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单一的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增加均可使气候生产力增加,降水量不足构成作物气候生产力变化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3)本地区作物生产力还有很大的潜力,针对非作物本身因素提高单产还有可能;(4)未来气候变化情境下,“暖湿型”气候对本地区气候生产力增加最有利,“冷干型”气候对气候生产力增加最不利。  相似文献   
8.
9.
松辽平原黑土有机质含量的遥感反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遥感影像中裸露黑土的反射光谱值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的关系,尝试能否利用航天遥感影像进行研究区的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定量反演。研究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ASTER遥感影像光谱值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二者的指数关系式,并将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分为5个等级,表明利用遥感影像估测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及其预测方法。[方法]在GIS平台的支持下,以NDVI为主要数据源,对研究区不同年度植被覆盖情况进行空间叠置分析,揭示吉林东部近10年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利用马尔柯夫模型和灰色系统G(1,1)模型预测吉林东部植被覆盖的年度变化趋势。[结果]吉林东部植被覆盖有上升的趋势但总体变化不大,植被覆盖变化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湖泊和河流周围。马尔柯夫和灰色系统G(1,1)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吻合。[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有效地保护山区林地的植被覆盖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对于制定吉林省及全国的林地建设规划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决策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