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81篇
  2024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食有蕈菌世界产量的近期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本文调查早期人们将木质纤维素材料进行转化的努力,同时也将其确定为纤维素生物量,包括: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纤维素(cellulose)和木质素(lignin),作为原材料来生产食、药用菌。这些领域涵盖了食用菌生活史的研究以及遗传、育种的应用,所有研究均试图改善菌种质量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木质纤维素。近十年来,科学家也致力于探索发展新学科-“蕈菌生物学”(Mushroom biology)取代“蕈菌学”(Mulshroomology)、“蕈菌产品”(Mushroom products)区别于“蕈菌生产”(Mushroom production);“保健品”(Nutraceuticals)区别于“滋补品”(Nutriceuticals)。食用菌科学研究推动发展了食用菌产业及其相关的食用菌栽培和生产,因此,食用菌生物技术产生出食用菌产品及其相关的食用菌衍生(物)产品(mushroom derivatives)(食用菌滋补品/食品补充剂)。这就是现代食用菌基础工业的两个分支。通过对21世纪人类健康潜在影响的预测,回顾世界食用菌及其产品的市场产值状况,得出结论:“非绿色革命”(nongreen revolution)。“非绿色革命”已经并将继续保持对全球长期San食营养、卫生健康、环境保护、再生资源和经济及社会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应该强调的是,优质、讲信誉的食用菌产品及其衍生产品,是获得公众长期信赖的重要保证并奠定世界食用菌市场持续繁荣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有的书中载有“灵芝孢子是灵芝的种子”,也有书中载有“蘑菇的种子是孢子”,我认为这样的描述会引起误解。  相似文献   
5.
论述蕈菌营养药的市场价值,药用菌产品的来源和生产方式;提出增强对蕈菌营养药特性认识的若干问题,强调建立蕈菌营养药标签制度的重要性。介绍当前有关蕈菌营养药的法规及5个已被作为提案的基于子实体的高质量蕈菌产品准则。  相似文献   
6.
主席、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今天欣逢第二届全国食用菌学术讨论会在广州召开,我应邀前来参加,感到十分欣慰。我想利用这个机会,以“栽培食用菌的展望”这个题目与大家交流。首先我谈一下栽培食用菌(Culturated edible fungi)或可栽培的菇类(Cultivatable mushroom)的一般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栽培,包括菇类选择、母种选育与保存、菌种制备、堆肥发酵、出菇管理及市场销售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程序,每一个程序又包括许多重要的细节。选育及保存优良的出菇菌株(母种),是这程序中首要的工作,如果没有优良的出菇菌株,即使其它工作程序准备及管理得很好,也不可能获得高产,甚致会失败。  相似文献   
8.
介绍应用蕈菌生物学和国际蕈菌运动的概念,以及它们对发展世界蕈菌产业及全球贸易所作的贡献。应用蕈菌生物学是一个新的学科,包括与蕈菌产业相关的研究、开发和创新。国际蕈菌运动是一个包含了互补和相互关联的四个国际蕈菌组织的框架。评述全球蕈菌产业多维性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食物短缺、疾病预防、环境污染问题及增进人类福祉所做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首先我想说明一下这个题目“足迹五大洲,传授蕈菌学”的起源。去年十月份在南京国际会议之前,我应邀去河北及山西访问考察近年北方蕈菌发展情形。在山西大学演讲完后,一个学生向我问了两个问题:(1)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东西,毕业后有多少能应用到事业发展及服务社会?(2)教授...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各种营养成分和培养参数(pH,温度,氮源可利用性,C∶N,搅拌速度,接种量)对在生物反应器可控条件下利用合成培养基深层培养灵芝生产多糖的影响.所生产的多糖大部分(通常80%以上)为胞外多糖(EPS),分泌到培养液中,菌丝多糖(MAP)只占不到20%.在pH5.0条件下,总多糖(EPS和MAP)生产量和菌丝生长量最高.在28~34℃范围内,多糖产量在34℃培养条件下最高,并随着温度降低而下降.低氮条件下,菌丝生长较弱,多糖产量较低.多糖生产量(主要是胞外多糖)随着接种量的增加而提高,菌丝多糖的生产则相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凝胶层析法分离出两个胞外多糖组分,其洗脱时间为26.5和36.5 min,分子量分别为137和4.7 kDa;菌丝多糖有一个大的峰(40 min)和一个很小的峰(28 min),其分子量分别为1.57和76.6 kDa.菌丝多糖的HPLC凝胶层析色谱和从灵芝子实体中提取的多糖相似.本研究所采用的各种培养条件下生产的多糖(EPS和MAP)具有可重复性的HPLC色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