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正>萝卜白锈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1932年在德国首次报道,此后在菲律宾、美国密苏里州、委内瑞拉、萨尔瓦多、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等地相继报道。我国最早于1979年在戴芳澜《中国真菌总汇》中记载。萝卜白锈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茎部和花梗。近几年,我国安徽合肥,湖南益阳,云南昭通。宁夏银川、平罗等地区均有萝卜白锈病的发生报道。2009~201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菜病综合防治课题组在湖北、贵州等地进行田  相似文献   
2.
芹菜细菌性软腐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植物病原细菌引起的芹菜软腐病在北京地区普遍发生,其中以顺义及通州区县较为严重。自发病芹菜茎段中分离细菌,通过接种芹菜进行致病性测定,确定了54个致病菌株。虽然菌株间致病力有一定的差异,但大多数菌株对芹菜致病力强。通过培养性状和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和Biolog测定,结合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6个管家基因(pgi、rpoS、mdh、proA、mtlD、icdA)的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将病原菌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 carotovorum的3个亚种。其中45个菌株为P. carotovorum subsp. odoriferum,频数为83.33%;6个菌株为P.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频数为11.11%;3个菌株为P. carotovorum subsp. brasiliensis,频数为5.56%。上述结果显示,北京地区芹菜细菌性软腐病的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 carotovorum的3个亚种,其中以P. carotovorum subsp. odoriferum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5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菜病综防课题组在云南地区进行病害调查发现,当地大白菜菜帮脱落严重,菜农称之为"脱落病"。该病在云南各地普遍发生,随着大白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复种指数提高,土壤中的病原菌逐年增多,大白菜脱落病的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田间症状表现为叶片脱落、茎基部出现腐烂,严重时可减产60%~80%。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大白菜"脱落病"发病症状识别、病原菌鉴定和发病规律探索,为该病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化合物氟唑活化酯诱导大白菜对根肿病的抗病效果及诱导技术。荧光染色观察发现该化合物对根肿菌休眠孢子没有明显的杀死作用,但具有明显的诱导抗病效果。不同的诱导浓度、诱导间隔期和诱导次数对根肿病的诱抗效果均不同。温室盆栽试验结果显示,25 mg/L的氟唑活化酯间隔7 d诱导大白菜3次,对根肿病的防病效果最好,达到71.33%,与诱抗剂苯并噻二唑效果相当,显著高于杀菌药剂50%氟啶胺悬浮剂拌土的防效(63.32%)。田间从苗期开始用氟唑活化酯25 mg/L诱导大白菜3次,诱导间隔期为7 d,对根肿病的诱抗效果最好达69.99%±2.01%,略低于对照杀菌剂氟啶胺拌土施药。本文明确了新型诱抗剂氟唑活化酯诱导大白菜对根肿病的抗病效果,并系统研究了施药技术,为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5.
正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已成为制约番茄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997~2015年,我国北京、吉林、山西、辽宁、河北、内蒙古、甘肃、新疆、福建等地报道了该病的发生,叶片为主要为害部位(王莹莹等,2015)。2015~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菜病综防课题组在山东寿光,甘肃酒泉、张掖,内蒙古巴彦淖尔,广西田阳等番茄主产区进行病害调查时发现,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大面积暴发,表现出新症状,茎部为害严重  相似文献   
6.
芹菜尾孢叶斑病、链格孢叶斑病和斑枯病是芹菜叶部常见且发生严重的3 种病害。但是,研究者对芹菜尾孢叶斑病和斑枯病研究较多,对芹菜链格孢叶斑病研究较少。芹菜链格孢叶斑病在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古巴、几内亚、丹麦和意大利均曾报道过。在中国,芹菜链格孢叶斑病最早于《中国真菌总汇》中记载,但至今未见详细报道。近年来,随着芹菜需求量的不断上升,其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由芹菜链格孢引起的叶斑病发生也呈上升趋势,且发病症状易与斑枯病和尾孢叶斑病混淆。2013 年之前,国内由链格孢引起的芹菜叶斑病发生不严重,且未见详细报道。2013~201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菜病综防课题组在对华北地区芹菜调查中发现,该病害在北京大兴区、顺义区,河北石家庄等地发生严重,北京地区2014 年部分田块芹菜病株率达60%。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白菜种类多样,包括白菜类(普通白菜、小油菜、乌塌菜、娃娃菜等)和大白菜类(结球大白菜、散叶大白菜、半结球大白菜等)。由链格孢属(Alternairia)真菌引起的白菜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也是一种严重的种传病害(肖长坤等,2003),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发生普遍。十字花科黑斑病最早于1836年报道,1934年开始有白菜黑斑病的记载。黑斑病病原菌寄主范围广泛,除侵染十字花科蔬菜外,还可侵染茄科、百合科、葫芦科  相似文献   
8.
氟唑活化酯诱导大白菜抗根肿病效果与机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新型植物诱导抗病剂氟唑活化酯对大白菜根肿病的诱导抗病效果及抗病机理,研究了氟唑活化酯的诱导浓度、在白菜根部的运输过程以及氟唑活化酯诱导白菜后相关防御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以氟唑活化酯25 mg ? L-1对大白菜进行叶面喷雾诱导时根肿病的病情指数最低。通过台盼蓝(Trypan blue)染色观察到氟唑活化酯诱导大白菜叶片后,根部对根肿菌也产生了一定的抗性。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大白菜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现氟唑活化酯诱导大白菜2 h后JA途径中的COI1和LOX2基因以及SA途径中的PR-1基因都有显著的过量表达,其中JA信号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更明显。结果说明氟唑活化酯可以诱导大白菜产生系统获得抗性,两种信号传导途径都参与了抗病过程,但以JA途径为主,SA途径为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