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切花月季失水胁迫耐性差异与内肽酶活性的关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选用切花月季耐失水胁迫品种‘Samantha’和中度耐失水胁迫品种‘Belami’, 采用带枝花和离枝花两种形式, 在22~25℃、RH 30%~50%、80μE·m - 2 ·s- 1荧光灯照光条件下进行了0~60 h的失水胁迫处理。结果显示: ①失水胁迫中花枝弯颈率的增加, ‘Samantha’快于‘Belami’, 同一品种带枝花快于离枝花, 但复水后恢复率的降低前者慢于后者, 同一品种带枝花慢于离枝花。胁迫过程中, 带枝花、离枝花都出现了恢复率快速降低的拐点, 前者晚于后者。对应于花枝复水恢复率快速降低的拐点, 水势值同一品种的带枝花、离枝花基本相同。②两品种花瓣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是带枝花、离枝花快速上升的转折点与其相应的复水率迅速降低拐点相吻合。③胁迫诱导的花瓣内肽酶活性上升, ‘Samantha’明显晚于‘Belami’, 同一品种带枝花早于离枝花。两品种带枝花和离枝花花瓣内肽酶活性诱导上升的转折点与其相应的复水恢复率迅速降低拐点相一致。④胁迫诱导引起的花瓣中金属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变化均是‘Samantha’显著低于‘Belami’。由此推测, 切花月季品种间失水胁迫耐性差异可能与胁迫对花瓣中金属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活性诱导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2.
抗坏血酸提高月季切花失水胁迫耐性与增加APX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Samantha’品种为试材, 确定了适宜的抗坏血酸(AsA) 预处理浓度, 探讨了AsA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抑制剂(对氨基酚, β-aminophenol) 预处理对花瓣中相对电导率、AsA含量以及APX活性的影响。与未经失水胁迫的切花月季相比较, 失水胁迫处理抑制切花的开放进程, 缩短了瓶插寿命。AsA 1 000 mg·L - 1预处理可有效地改善花朵的开放状况, 显著降低花瓣中相对电导率的增加, 明显提高花瓣中AsA的含量和APX活性。500 mg·L - 1 β-aminophenol预处理则起到相反的效应。结果说明,AsA对‘Samantha’月季切花失水胁迫耐性的改善与花瓣中APX活性的提高相联系。  相似文献   
3.
 以探讨月季切花失水胁迫耐性与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之间的关联为目的,选用耐失水胁迫品种Samantha,用DDTC(SOD专一性抑制剂)进行12 h预处理,之后在20℃、RH 35%~40%、80 Em-2·s-1光照(12h/d)条件下进行12~48 h的失水胁迫处理,然后进行瓶插观察。结果表明,20 mmol·L-1 DDTC预处理在显著抑制花瓣SOD活性的同时,明显减弱切花失水胁迫耐性,表现在切花弯颈率明显提高,复水率和水势值明显降低,瓶插寿命显著缩短。在花朵自然开放初期,花瓣MnSOD、FeSOD和Cu/ZnSOD这3种类型都存在。其中,MnSOD有1种,FeSOD有3种,Cu/ZnSOD有2种;迁移率大小依次为Cu/ZnSOD >FeSOD >MnSOD;谱带强弱依次为FeSOD>Cu/ZnSOD>MnSOD。经失水胁迫处理花瓣中诱导产生了3条新的FeSOD(FeSOD4、FeSOD5和FeSOD6)条带,与此同时MnSOD条带消失。DDTC预处理抑制了任何与上述失水胁迫诱导有关的新的条带产生。由此推测,切花月季Samantha失水胁迫耐性与其SOD活性相关,与FeSOD4~6的诱导产生相关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