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10年9月20日,作为北京对口支援和田及十四师第一批挂职干部中的一员,我们很荣幸地被派往北京挂职学习3个月,在此期间利用周末等闲暇时间走访了北京几个较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就红枣的供求情况进行了分析调查。  相似文献   
2.
1概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部,面积166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全区绿洲面积约7万km2,占全区总面积  相似文献   
3.
224团自2003年生态建设以来,在戈壁荒漠上种植红枣0.6万公顷,其中骏枣0.5万公顷。由于花期风沙大、空气干燥等因素,导致骏枣自然坐果率偏低,部分地块4年生果园667米。产量还不足50千克。224团农业科技发展中心利用微喷系统就提高骏枣坐果率做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224团目前已建成1.2万公顷自压节水灌溉特色林果种植基地。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规划设计缺乏排水系统等诸多因素,导致部分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严重。2010年4月,为降低土壤含盐量,提高土壤通透性,以提高林木生长水平,提高产量和改良品质,224团农业科技发展中心进行了发润土壤改良剂试验设计,在学校绿化带、一连骏枣园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试验。  相似文献   
5.
二二四团自2003年春季从陕西引种沾化冬枣,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示范基地66.7hm2,种植面积达667hm2,取得了初步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近年来,冬枣在国内外市场上较受青睐,其果实酥脆、香甜、爽口,枣果色泽光亮赭红,细嫩多汁,皮薄肉脆,甘甜清香,营养丰富。据分析:鲜枣含糖量为25%- 35%,鲜果100g含热量为431KJ。鲜果售价在20-30元/kg左右,国外市场在80~120元/kg。种植第3年的枣树,在挂果初期每667m2(旧制亩,下同)产鲜枣300kg,到挂果盛期可产鲜枣1t,冬枣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5种生物农药对截形叶螨的室内毒力,并在田间评价了5种生物农药对枣树叶螨的防效,以期筛选出适合新疆枣树花期使用的杀螨剂。结果表明:0.3%苦参碱对雌成螨的LC50为0.0264mg/L,其次为1.8%阿维·鱼藤酮和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LC50分别为0.2678mg/L和1.1512mg/L,0.5%印楝素最低,LC50为2.2604mg/L;0.3%苦参碱水剂和球孢白僵菌菌悬液对枣花的影响最小,药后5d落花率分别34.78%和32.61%,1.8%阿维·鱼藤酮和0.5%印楝素药后5d的落花率分别为43.33%和45.45%。综上,0.3%苦参碱1500、2 000倍液,1.8%阿维·鱼藤酮2 000、2 500倍液和球孢白僵菌10倍菌悬液对截形叶螨的田间防效均在84%以上,可作为枣树花期推荐使用的杀螨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枣树害螨在树冠上发生的时空动态,筛选高效低毒的杀螨剂.[方法]2011年2月25日至9月20日在新疆和田皮墨垦区(兵团农十四师224团)枣园统计记录田间枣树害螨自然种群各螨态的总数,并选用5;噻螨酮EC等杀螨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皮墨垦区枣园害螨5月中旬开始发生,至8月中旬达到高峰,高峰期持续约30 d.在东、西、南、北四个不同方向上随时间的推移分布动态时有变化,发生早期以东向和南向为多,至发生高峰期,各个方向叶片上分布数量差异逐渐减小;在树冠上、中、下层中的数量分布起初以树冠下层种群密度较高,而后经繁殖扩散,树冠上层种群密度增加,成为害螨在枣树树冠上的主要分布空间.6.8;阿维菌素·噻螨酮EC、5;噻螨酮EC和240 g/L螺螨酯SC等药后7d均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均达到了90;以上,在生产上可与常用杀螨剂轮换使用.[结论]枣树害螨8月中旬达到高峰,为防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8.
刘多红 《农村科技》2010,(12):65-66
<正>224团党委计划在该团建设一个南疆最大的农产品批发中心和仓储物流中心,将224团发展成南疆农产品的集散地,这个想法由来已久。新建南疆铁路从224团经过,改扩建的国道315线也从224团  相似文献   
9.
二二四团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农作物常受大风和沙尘袭击。近几年,在新疆杨栽培实践中,由于春季风沙大、干旱较严重等天气,加之造林措施粗放,以致造林成活率不高。从2003年起,我们选择4个点进行了新疆杨秋季和春季造林技术探讨,旨在探索造林时间与杨树成活率、生长量之间的关系。通过2年试验表明.杨树秋季造林成活率高于春季造林20%以上,其幼树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等都高于春季造林,且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0.
农十四师二二四团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地区,是兵团在21世纪建设的现代化农业团场。该团规划30万(667m^2)土地全部采用自压节水灌溉,以特色林果为主,属于南疆典型的人工绿洲。自2002年开始,该团开始生态开发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树种单一,生态环境脆弱,病虫害已经给该团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国家、兵团及师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24团森防站工作人员及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段和防治成效不断提高,整体抗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森防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