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掌握瓦氏雅罗鱼精子活力及其受精率的最适盐度、碱度和pH的范围,通过设置不同NaCl盐度(1‰,2‰,3‰,4‰,5‰,6‰,7‰,8‰)、NaHCO3碱度(10,20,30,40,50,60,70 mmol/L)、pH值(5.0,5.5,6.0,6.5,7.0,7.5,8.0)梯度范围的溶液及淡水对照组(盐度0、碱度0、pH值6.67)激发达里诺尔湖瓦氏雅罗鱼精子活力,观察了不同处理组精子状态,并对其激烈运动时间、快速运动时间及寿命进行了测定,同时测定了受精卵在不同盐度、碱度和pH溶液中的受精率.结果表明:盐度在0~4‰,瓦氏雅罗鱼精子激烈运动、快速运动时间及寿命呈逐渐上升趋势,4‰达到最长;碱度在0~50 mmol/L,精子激烈运动、快速运动时间及寿命随碱度增加而延长,50 mmol/L达到最大;pH值5.0~7.0,精子激烈运动、快速运动时间及寿命随pH值的升高而延长,pH值7.0达到最大;受精率分别在盐度4‰、碱度30 mmol/L、pH值6.5达到最高,不同盐度和碱度组的受精率显著低于淡水对照组.综上,基于对不同盐度、碱度和pH值对瓦氏雅罗鱼精子活力及其受精率的分析结果,建议在开展瓦氏雅罗鱼全人工繁殖及杂交育种过程中,尽量选择盐度在0~4‰,碱度为0~30 mmol/L,pH值6.0~7.0的盐碱水体或淡水中进行,可以获得较高的受精率及苗种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新鲜石榴渣为原料,对发酵贮藏技术、饲料特性和消化性进行研究。[方法]分别设无添加、添加0.02%乳酸菌、5%玉米粉和0.02%乳酸菌并加3个处理,袋装密封,在室温下贮藏30d后供取样分析。[结果]在石榴渣原料构成中石榴籽和果皮的比例分别为18.6%和78.6%;全渣和石榴籽中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0.84%、10.37%和12.70%、13.51%;各处理pH值均在3.70以下,有机酸以乳酸为主,发酵过程中未检测到丁酸;乳酸菌添加或玉米粉和乳酸菌并加处理显著提高了青贮的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P<0.05)。[结论]石榴渣为易于青贮调制原料,无添加也能调制优质的青贮饲料;玉米粉和乳酸菌并加能提高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分别达到13.03%和71.99%。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覆盖番茄渣对不带穗青、黄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青、黄玉米秸秆青贮调制时用等量番茄渣覆盖,讨论覆盖番茄渣对玉米秸秆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改善作用.[结果]番茄渣覆盖后提高了青、黄玉米秸秆青贮的乳酸含量及乳酸在总酸中的比例以及秸秆青贮的粗蛋白质(CP)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in vitro).特别是添加尿素并覆盖番茄渣对黄玉米秸秆的CP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有显著提高,分别达到13.89;和76.80;.[结论]覆盖番茄渣的青贮改善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品质,提高CP含量和消化率,对黄玉米秸秆青贮的改善作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耕地资源的变化特征是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到耕地安全与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新疆作为中国农业用地较多和后备耕地资源较大的省区,在中国耕地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中具有突出地位。渭库绿洲是新疆最典型的荒漠绿洲区,是阿克苏地区最大的灌溉区及新疆重要的产棉区之一,深入了解该绿洲耕地分布及其变化过程,对指导该绿洲农业发展,保障生态安全至关重要。【方法】本研究以遥感资料为数据源,选取动态度、区位指数和板块密度等地理计量模型揭示渭库绿洲近21 a来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1)近21a年渭库绿洲耕地发生了显著的时空变化。耕地面积从1994年的2 488km2增加到2015年的3 931 km2,研究期间增加了1 443 km2,耕地面积的比例从17%上升到26%,年均变化量68.71km2,年均变化率2.7%;耕地扩展中心逐渐由绿洲中上游转移到下游,并延伸到绿洲外围,主要表现以耕地为主的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为主的非农业用地增加,以及盐渍地和水域大面积减少;(2)从区位指数来看,各县的区位指数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新和县的耕地区位指数均排在第一位,耕地聚集程度远高于全区平均和其他地区,沙雅县的耕地区位指数位于第二,聚集程度也高于全区平均值,库车县的耕地区位指数最小。【结论】经过近21 a的耕地扩展,耕地景观由已杂乱破碎斑块逐渐连接成片,耕地景观的优势进一步增加。降水和径流的增加为渭库绿洲耕地扩展提供了相对有利的气候条件,水利建设与人口增长是影响该绿洲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提出的分析方法能快速、客观反映区域耕地格局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差异特征,为耕地时空变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杜泊羊与巴彦淖尔多胎羊杂交后代的肉品质,以杜泊羊×巴彦淖尔多胎羊杂交F1代羔羊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当地绵羊羔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方法测定2种羔羊肌肉组织的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含量以及矿物质含量,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二者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杜泊羊×巴彦淖尔多胎羊杂交F1代羔羊肌肉组织的pH45 min值和熟肉率显著高于当地绵羊羔羊(P<0.05),剪切力和失水率显著低于当地绵羊羔羊(P<0.05);杂交F1代羔羊肌肉中的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当地绵羊羔羊(P<0.05),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当地绵羊羔羊(P<0.05);杂交F1代羔羊肌肉中的铁含量极显著高于当地绵羊羔羊(P<0.01),且铜、锰、镁、钙、锌含量均显著高于当地绵羊羔羊(P<0.05)。综上表明,杜泊羊×巴彦淖尔多胎羊杂交F1代羔羊的肉品质优于当地绵羊羔羊。  相似文献   
6.
针对石榴汁在加工与储存过程中极易褐变的问题,试验研究了石榴汁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石榴汁色素对温度和pH比较敏感,在较低温度和酸性(pH4)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Ca2+、K+、Na+、Zn2+、H2O2、甜味剂和紫外光对石榴汁色素的影响不明显;Fe3+、Cu2+和Na2SO3会引起石榴汁色素的较大损失;日光照射对石榴汁色素的影响也较大。所以,在石榴汁加工及储存过程中,应在较低的温度下保持一定的酸度,避免高温、光照或与含Fe3+或Cu2+的材料接触。  相似文献   
7.
新疆和田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基于GIS平台,以新疆各县市统计资料及Landsat TM影像解译得到的三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结合统计分析工作,对和田地区1996~2004年土地利用数量、类型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前后2个4年间,和田地区耕地是先增加后减少,草地则是先减少后增加。在8年尺度上土地利用总的动态特征是,园地、草地、水域及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而耕地、林地及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8年尺度和田地区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21,前4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06,建设用地、耕地及园地的年变化率较大,草地、水域及未利用土地的年变化率较低。后4年和田地区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19,园地与耕地的年变化率较大,林地、水域及未利用土地的变化率较低,后4年变化程度比前4年明显。最后引入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反映出和田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8.
B型烟粉虱若虫龄期和虫数与西葫芦银叶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B型烟粉虱虫龄、虫数和不同西葫芦品种对西葫芦银叶表达影响的研究表明:2头以上的2龄若虫刺吸危害,西葫芦就可以出现银叶症状.在进行试验的6个西葫芦品种中,金玉对B型烟粉虱的危害表现出良好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对新疆不同地区栽培的大樱桃生长规律、果实单果质量、可食部分、可溶性固形物、横径、纵径、果柄等外部特征和含水量、可溶性糖、维生素C,总酸和花青素等内在品质进行了的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栽培的大樱桃果实发育期49~53 d,成熟期在5月底至6月初,明显早于新疆林科院内栽培的大樱桃(分别为54~62 d,6月初至6月底);前者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花青素含量普遍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盐渍土壤中大果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inn.)树体矿质离子分布规律,保障大果沙枣高效种植和丰产栽培,以不同盐度土壤中生长的成年大果沙枣树为材料,测定并分析了其根、枝、叶中Na+、K+、Mg2+和Ca2+的吸收、运输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盐土土壤环境中,大果沙枣叶片对Ca2+和Mg2+具有较强的选择吸收能力,低盐(I~II级)土壤环境中,叶内Na+含量明显上升,而至高盐(III~IV级)中,根部对Na+的吸收量明显高于枝和叶。随着林地土壤盐度的升高,K+、Ca2+、Mg2+在枝部和叶部的积累量明显增大,矿质离子由根部向枝、叶部运输的能力在I~III级盐度土壤环境中逐渐增大,并在IV级盐度土壤环境中受抑。同时,根和枝中K+/Na+和Mg2+/Na+值均是先增大后减小,叶中K+/Na+、Mg2+/Na+变幅较小,根和叶中Ca2+/Na+变幅较大。大果沙枣成年树的盐适应机制主要是通过根对Na+的聚积作用,叶对K+、Mg2+和Ca2+的选择性吸收能力增强来实现的,同时也与枝中相对稳定的K+、Na+、Mg2+和Ca2+的选择性运输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