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0篇
  24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中市耐寒桉树引种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桉树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树种,但多数不耐寒,适宜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展。为了扩大其北移引种,从四川省林科院引种耐寒品种开展抗寒、抗逆性研究,初步能在汉中安全越冬。本文以邓恩桉全光喷雾嫩枝扦插试验为例,介绍了耐寒桉树繁殖技术。试验采用4种基质、吲哚丁酸3个处理、1个对照、3个重复,结果表明:扦插不同基质处理以珍珠岩∶腐质土(4∶6)最好,吲哚丁酸不同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以浓度1 000mg·L-1最好,平均生根率最高达70.83%。  相似文献   
2.
许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409-16412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考察1989~2010年公开发表在CNKI、维普和万方三大数据库的我国碳排放研究文献,较为系统地分析我国碳排放研究发文年度分布、期刊分布、高产作者及引文分布等问题,同时通过关键词统计分析,初步揭示出碳排放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大豆蛋白胶为胶黏剂,分别采用剥皮和未剥皮的竹柳枝桠材制备中密度纤维板.探讨了枝桠材树皮与木质部的比例和纤维得浆率,研究了树皮含量、施胶量和板材密度对竹柳纤维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优化了板材的制备工艺参数,并与脲醛树脂胶制备的剥皮竹柳中密度纤维板进行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竹柳枝桠材的树皮含量这30.5%,其纤维得浆率比剥皮枝桠材低约4%;纤维板的性能随着密度和施胶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剥皮竹柳所制纤维板的性能优于未剥皮的,未剥皮竹柳所制纤维板在密度为0.80 g/cm3,施胶量为16%时,其物理力学性能可满足GB/T 11718-2009的要求;而剥皮竹柳所制纤维板在密度为0.75 g/cm3,施胶量为14%时即可达到国标要求;大豆蛋白胶所制纤维极性能略低于脲醛树脂所制纤维板,但基本可以满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多年各季节效果的总结,论述了采用秋季造林的优点、秋季造林的技术要求及秋季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5.
林地资产评估中立地质量调整系数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林地资产评估中,立地质量调整系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文章以桉树适生区为例,通过建立林分平均树高与环境因子的逐步回归模型以及标准蓄积与林分平均树高模型,获取待评估林地的预估蓄积,并以预估蓄积与参照评估林地蓄积之比作为立地质量调整系数。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揭示土壤养分系统对气候和人类耕地利用活动变化的响应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焉耆盆地的气候、耕地利用强度(LUI)和土壤养分数据,采用敏感性、贡献率和GIS方法分析了土壤养分系统对气候和人类耕地利用活动变化的敏感性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焉耆盆地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气温倾向率为3℃/(10a),降水量倾向率为39 mm/(10a)),LUI微幅上升;土壤养分系统对气候和LUI变化的敏感性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和响应差异。土壤养分系统对气温变化敏感性的空间异质性更高,对LUI变化敏感性更具有响应深度;气候和LUI对土壤养分系统变化的贡献率空间分异明显,并且LUI的贡献率大于气候;土壤养分系统的敏感性及其空间布局是自然环境和人类耕地利用活动相互调节和空间分异的综合结果。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区域土壤养分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耕地精准高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国辣椒(Capsicum chinense Jacq.)BCAT 基因家族成员的分布、性质及表达模式。中国辣椒是辣椒的 5 个主要栽培种之一,果实通常具有由支链酯类形成的浓郁果香。支链氨基酸转氨酶(BCAT,Branched-chain Aminotransferase)负责催化支链氨基酸合成相应 2- 氧代酸,是催化合成支链酯类的第一步反应酶。【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 等方法对中国辣椒的 BCAT 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表达分析和克隆。【结果】获得 5 个 BCAT 基因家族成员,分别命名为 CcBCAT1、CcBCAT2、CcBCAT3、CcBCAT4和 CcBCAT5,随后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克隆 CcBCAT1~CcBCAT4。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分布于辣椒的 4 条染色体上,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氨基酸长度在 184~557 aa,分子量为 20.29~89.60 ku,等电点为 5.57~8.34。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CcBCAT1 定位于叶绿体和线粒体,其他基因家族成员均位于叶绿体。CcBCATs 基因时空表达分析显示,CcBCAT1-4 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CcBCAT2~CcBCAT4 相对表达量随着辣椒的成熟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其中 CcBCAT4 最为明显、CcBCAT1 则相反、CcBCAT5 未检测到表达。【结论】明确中国辣椒 BCAT 基因家族的表达模式,推测 CcBCAT4 参与辣椒果实相关次生代谢物合成。  相似文献   
8.
梨树腐烂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梨树腐烂病(pear Valsa canker)是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综述了国内外在梨树腐烂病的发病症状、病原鉴定、致病力、病原菌侵染机理、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该病害未来的研究方向与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假酸浆因种子外被胶质严重影响种子的萌发,探究不同处理对假酸浆种子萌发的影响,增加其种子的萌发率。【方法】以假酸浆种子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法,设置种子放置在纱布上 4 ℃低温处理,以及赤霉素(GA3)、6- 苄氨基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的 MS 培养基处理,定期观察并作记录。【结果】与常温对照相比,种子放置在纱布上 4 ℃低温处理显著促进假酸浆种子萌发,以处理 48 h 发芽率最高为 25 个百分点。MS 培养基添加激素处理中,10 mg/L GA3 处理假酸浆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 92.00% 和9.58,比 CK 分别提高 4.27 个百分点和 1.33;1 mg/L 6-BA 处理假酸浆种子发芽率最高、为 96.63%,2 mg/L 6-BA处理发芽势最高、为 73.33%,比 CK 分别增加 8.9 个百分点和 10.07 个百分点;1、2 mg/L NAA 处理假酸浆种子发芽率均为 88.86%,但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比 CK 低;与 CK 相比,10、50 mg/L GA3 处理假酸浆种子下胚轴长度显著增加,而 6-BA 和 NAA 处理的下胚轴长度显著降低。【结论】低温处理能够显著促进假酸浆种子萌发,MS 培养基添加低浓度激素处理均能提高假酸浆种子的发芽率,通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下胚轴长度综合比较,假酸浆种子的最佳激素处理为 MS+10 mg/L GA3。  相似文献   
10.
衡庆娟 《湖南农机》2013,(5):209+211
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摆脱"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全面推进大学英语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文章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