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92年3月,肉鸡饲养户纷纷反映某孵化场生产的商品雏鸡,一周龄内的死亡率很高,有的竟达15%。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该孵化场作了详细检查。经在8个乡17家养鸡户共34966羽雏鸡,进行了调查和多方面的诊断,终于确诊是葡萄球菌引发的脐炎。随即建议该孵化场采取了相应的防制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发病过程本病从发生到有效制止,前后共37天。发病鸡群共108630羽,雏鸡一周龄内发病死亡12800羽,平均死亡  相似文献   
2.
3.
南汇县某猪场,以1990年1月开始,不断在猪群中散发以败血症、关节炎或脑炎为临诊特征的病猪380头,死亡108头,造成经济损失25000元。作者从猪脑组织及其它组织器官中分离到链球菌,并使用青霉素+SMD+TMP进行治疗得到了较理想效果。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动物接种和药物治疗等,确诊为猪链球菌病。  相似文献   
4.
散放野生动物的化学麻醉与保定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野生动物园中大部分动物都置于自然或模仿自然的环境中饲养展出。在这大环境中对动物进行疾病诊断与治疗、检疫、串笼运输的操作 ,必须对动物实行可靠的化学麻醉与保定 ,才能保证人与动物的安全。 4年来 ,我园已对动物实施近 60 0多例的化学麻醉与保定操作 ,都很成功。本文将其中 30种 365例食草和食肉动物 (其中 2例是鸟类 )的化学麻醉与保定效果作如下分析。1 材料1 .1 动物 化学麻醉及保定的食草动物中有产于我国的珍稀动物羚牛、普氏野马、白唇鹿、梅花鹿等1 2种 ;非洲动物有大羚羊、牛羚、白长角羚、白斑脸羚、长角羚等 8种 ;食肉动…  相似文献   
5.
亚洲象肝片吸虫病的免疫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内首次用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ot-immunogold filtration assay,DIGFA)对亚洲象的肝片吸虫病进行了免疫诊断,并采用10%肝蛭净进行治疗,获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斑点免疫金渗滤法诊断大象肝片吸虫病是一种敏感、快速、简便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长颈鹿绿脓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园呼号为“长驻”的长颈鹿 ,于 1 998年 5~ 7月期间呼吸道反复感染绿脓杆菌 ,经过 2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 ,基本康复 ,至今未见复发。1 发病情况  1 998年 5月 2 9日 ,“长驻”的食欲减少 ,精神沉郁 ,不愿活动 ,时有咳嗽声 ,并咳有痰液。2 临床症状 “长驻”2 7岁 ,面部呈老态 ,5月 2 9日上午 ,该鹿颈部呈水平伸直剧烈咳嗽 ,并有浅黄色脓性分泌物 ,严重时有干酷样分泌物 ,呼吸因难 ,呈腹式呼吸 ,2 5次 /min,肛温为 40 .1℃。下午 ,卧地不起 ,叩诊胸壁肺区呈现局限性的浊音和半浊音区 ,听诊肺区上缘呼吸音代偿性增强 ,呈湿性罗音 ;…  相似文献   
7.
对本园内 50 0多羽散养的成年孔雀粪便抽样检查 ,结果 ,球虫感染率达 1 0 0 %,感染强度OPG=1 341 6.67± 1 3896.63,范围 50 0 0 - 7460 0。采用克球粉预混剂 ( 1 0 0× 1 0 -6)拌料喂服 1周后 ,球虫阳性率由 1 0 0 %下降为 62 .5%,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 37.5%和 92 .0 5%。  相似文献   
8.
我县六灶公社六溪大队饲养场的蛋鸡在11月份曾发生疑似传染性鼻炎,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以供参考。一、发病经过该场5000羽开产蛋鸡以品字形笼架同饲一舍,在11月15日发现靠门窗处10羽鸡发病,至20日蔓延全舍,发病率达30%,病程持续半个月,其间除  相似文献   
9.
从购自湖南、江西等地的野生鸟类中,对死亡的鸟进行剖检并对从咽喉部和气管内检获的寄生虫进行透过处理、测量和鉴定。结果表明,检获的寄生虫是鸡气管比翼线虫(Syngamus trachea)。  相似文献   
10.
《羚牛1号》对金毛羚牛肝片形吸虫病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肝片形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对反刍类动物有很大的危害。金毛羚牛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由于长期生活在西北干旱地区 ,对肝片形吸虫的抗性很差 ,进入肝片形吸虫疫区后 ,危害变得更严重。为了有效的控制金毛羚牛的肝片形吸虫病 ,需寻找一种高效低毒的驱虫药物 ,同时为防治金毛羚牛肝片形吸虫病提出防治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