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28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氧适应动物喜马拉雅旱獭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生活在青藏高原(海拔3200-3400m)喜马拉雅旱獭的肝脏、肺、肾、卵巢、甲状腺等器官结构进行了组织学观察。  相似文献   
2.
笔者将Wright-Giemsa混合染色法略加改动,使血液涂片外观干净,镜裣各种血细胞颜色鲜艳分明,加盖封片后能长期保存,现介绍如下, 一、染液配制:Wright粉300mg,Giemsa粉30mg,甲醇100ml,放置24h后用。二、染色方法:滴加混合液于血液涂片上,固定1—2min;滴加等量蒸馏水,染色  相似文献   
3.
移居高原小尾寒羊与藏羊肺组织形态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荣莉 《四川畜牧兽医》2001,28(5):25-25,27
对移居青藏高原(海拔高度2300m左右)小尾寒头号和世居高原的藏羊(海拔高度3000-4500m)及平原地区(海拔高度50m以下)小尾寒头号肺组织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高原地区小尾寒头号、藏羊与平原地区小尾寒羊单位面积中肺泡的数量,肺泡膈厚度及肺泡中毛细血管的充盈程度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选择青海省天峻县怀孕早期成年母牦牛25头,对它们的卵巢形态和卵巢表面的卵泡进行了解剖学观测.结果表明,青海高原牦牛在妊娠早期其孕角侧卵巢的体积平均为2.51×2.12×1.68厘米,空角侧卵巢的体积平均为2.07×1.52×1.13厘米;孕角侧卵巢的重量平均为4.94±0.95克,空角侧平均为2.44±0.81克,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妊娠黄体的平均直径为1.26±0.35厘米;孕角侧卵巢上小卵泡(替补卵泡)数明显多于空角侧(P<0.O1);大、中卵泡(优势卵泡、选择卵泡)数间无明显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对青藏高原(海拔高度3000-4200m左右)藏羊及平原地区(海拔高度50m以下)小尾寒羊肺内肺动脉的直径、管壁中膜厚度及单位面积内血管数量等进行光上的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藏羊与小尾寒羊肺动脉直径、血管中膜厚度及动脉中膜工百分比等的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脂肪组织的染色需作冰冻切片,实验室常用的是苏丹或油红以及硫酸耐尔蓝等染色方法。用石腊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H.E 染色)法显示脂肪组织,所需时间和步骤较多。笔者在工作中发现,用 H.E 染色法制石腊切片和肠系膜铺片所显示的脂肪组织效果相同,但肠系膜铺片较石腊切片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原鼠兔部分脏器的组织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3月龄牦牛大脑进行形态学观察,为进一步探讨牦牛神经系统对高寒低氧环境适应性方面的研究提供形态学资料.运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对4头3月龄牦牛的大脑进行解剖、观察、描述、绘图.结果表明,犊牦牛大脑表面平坦,沟回分界不明显:大脑前半部较平直,但在大脑背外侧中部,突然向两侧膨大加宽;大脑外侧窝为一个短小的沟,有的较深而有的较浅.视交叉明显呈钝角.由此说明,3月龄牦牛大脑的形态与成年牦牛的大脑相比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9.
高原藏羊肺组织学结构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荣莉 《中国养羊》1997,17(1):31-32
对青藏高原(海拔高度3000~4200m)藏羊肺组织进行光镜下的观察表明:藏羊肺泡较小,单位面积中肺泡数量多;肺泡壁及肺泡隔较厚,肺泡隔中弹性纤维较粗;肺泡隔内毛细血管呈开放状态,管径较粗,毛细血管内红细胞数量较多,单位面积中血管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10.
不同繁殖类型牦牛卵巢形态学观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牦牛因受遗传、生活习性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它们的繁殖力各不相同。据资料报道〔1〕,麦洼地区 ,牦牛一年一胎者 (青麻 )较少 (2 8.86% ) ,大多数为两年一胎 (牙日玛 )和三年一胎 (干巴 ) (分别为 5 1 .3 4%和 1 9.82 % )。而我省天峻县牦牛青麻为 1 5 .1 8% ,牙日玛为 66.66% ,干巴为 1 8.1 4% 〔2〕。造成牦牛这一繁殖类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例如母牦牛的营养状况、带犊情况等等。为了更进一步探讨牦牛的繁殖特征 ,我们从组织学方面对青麻、牙日玛、干巴母牦牛的卵巢进行了观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牦牛 :本试验于 2 0 0 0年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