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3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养鸡生产中饲料的开支最多,其开支约占养鸡总成本的60%~70%。据统计,养鸡饲料浪费量约占全年消耗量的3%~8%,有的甚至达到10%以上,所以,控制饲料浪费是养鸡增效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想控制饲料浪费,必须坚持十做到。1合理配料根据鸡的不同生产类型、不同生理阶段及不同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通过《动物防疫法》的实施和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共同努力,全面推进了动物检疫工作的开展.但从社会上暴露的一些问题来看,检疫工作还未到位,还存在三大矛盾急待解决.  相似文献   
3.
濮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濮阳市生猪屠宰检疫技术规范》、《濮阳市牛羊屠宰检疫技术规范》和《濮阳市禽类屠宰检疫技术规范》,为我省首批地方性动物检疫技术规范。这三个技术规范的颁布实施,不仅为该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提供了技术标准,更为广大畜禽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立下了行业规范,使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活动更加透明、公开。该标准在地方性动物检疫技术规范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明确了畜禽准宰证制度,同时强调了畜禽标识的查验与回收,利于动物疫情追溯机制的建立。但该标准还存在着引用国标代码不确切,个别文字表达不清,检疫病名、种类有待进一步商榷(如有些病仅靠感官检查无法确诊)等。本刊将分期连载,供业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出具检疫证明时,一些地方或检疫员遇到某些具体情况,如畜主、来源、批次、启运地相同的动物是否可直接出具《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同一车辆运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到达地时,检疫证明该如何出具,检疫员对此类问题有些模糊认识,笔者根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1985年国务院<家畜家禽防疫条例>颁布以来,特别是<细则>颁布后,各地相继成立了动物检疫站,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简称"兽监所"),对推动动检和监督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动物防疫法>的实施,动物检疫职能发生了根本变化,明确了动物检疫是政府行为,而具体实施<动物防疫法>的机构有畜牧兽医工作站、动物检疫站、"兽监所"等,有合设的也有独立设置的,都属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由于<动物防疫法>没有明确职能分工,大多还是沿用老一套,票证仍由"兽监所"管理,调剂费仍由"兽监所"收取,"兽监所"仍坚持其有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鉴定权等,结果造成<动物防疫法>规定的检疫监督环节衔接较差,甚至出现扯皮,给动检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检疫与监督合设的这种情况不存在).  相似文献   
6.
7.
2001年在<中国牧业通讯>第四期发表<通过检疫关的病猪肉应如何处理>一文,笔者通过调查,对此文提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8.
1998年《生猪屠宰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又一次掀起了高潮。一段时间后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方,特别是中、小城市城区又一次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在市城区搞生猪定点屠宰工作之所以难以全面开展,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宣传不够...  相似文献   
9.
产地检疫是动检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检疫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工作量大而分散,检疫人员少,收费低,收费难,检疫率偏低,仅仅维持在对部分动物出售报检时实施的被动检疫。结果是健康动物走明道,病及病死动物走暗道,没有从根本上将病、死动物控制在原产地。针对以上状况,笔者认为,要在加大县、乡、村防检工作结合力度的同时,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衔接。1注重做好存栏登记、免疫查询。出栏报检、实施检疫、出具证明之间的衔接,实行防检一体化首先,要组建乡村防疫队伍,开展计划免疫,在每乡任命一定数量的助检员(…  相似文献   
10.
存在的矛盾 1.检疫与逃检、收费与逃费的矛盾.一是动物检疫员依法对动物或动物产品实施检疫时.按照国家规定收取检疫费.而一些经营户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缴纳检疫费,出现了为逃费而逃检、为拒费而拒检的现象:二是由于基层业务经费严重不足.检疫人员大多是自收自支,将收费放在第一位.致使基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打击逃检、拒检和创收上.造成了检疫重心的转移和错位.从而将检疫技术要求、质量把关放在次要位置.降低了检疫工作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