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6篇
  4篇
综合类   5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微卫星标记技术是目前在动物遗传标记研究中运用较广泛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微卫星DNA作为一种分子标记,具有数量大、分布广且均匀、多态信息含量高等特点。本文就微卫星标记的结构特点及其在绵羊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畜禽脂肪性状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脂肪不仅是动物能量的来源 ,也是影响肉质的一个较重要的因素。研究脂肪性状是畜禽肉质育种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综述了与畜禽脂肪性状密切相关的肥胖基因 (ob)、肥胖受体 (OBR)、脂肪酸结合蛋白 (FABP)、脂蛋白脂酶 (LPL)、激素敏感脂酶 (HS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黑素皮质素受体 (MCR)和解偶联蛋白 (UCP)等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不同国别的种公牛精液品质与年龄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国别的种公牛精液品质与年龄的相关研究谢庄熊燕王元兴林全曾(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95)近年来,人们在影响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因素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气候、季节、气温、湿度、光照、突变性小气候等对采精量、原精活力、精子密度、精液...  相似文献   
4.
藏东南牦牛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东南牦牛生产性能低、生产周期长、产品率和商品率低等主要制约因素为草畜矛盾 ,繁育技术 ,适龄母牦牛在畜群中比例低等。利用良好生态环境进行草场建设 ,合理饲养 ,建立牦牛原种场 ,用胚胎移植扩繁、改良 ,导入野血复壮 ,从而提高牦牛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
对来自5个国别的种公牛,比较了其采精量、原精活力、精子数、冻后活力4项精液质量指标。结果发现,来自日本的种公牛虽然其采精量最低,但其精子数和冻后活力却是最高的。中国的种公牛其精液质量不如其他国家的,这有待于今后选留种公牛时作为1个指标加以考虑。加拿大种公牛的精液质量指标不如日、美、德等国,这可能和加拿大种公牛不能适应南京地区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引进外国种公牛时,一定要考虑地区间的纬度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以嘉兴黑猪为母本的多元杂交商品猪胴体瘦肉率进行了相关性状的分析。杂交猪不同生长阶段胴体瘦肉率的曲线表明,60~65及90~95kg活重是曲线变化的两个转折点,从本文的结果看,适宜屠宰体重似可放宽至95kg左右。对12个杂交组合及4个纯种猪的胴体瘦肉率进行的最小二乘分析表明,不同的组合水平、不同的父本间,瘦肉率均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杜洛克为最佳父本,其次是大约克及长白,苏白虽有杂种优势,但效果最差。用体尺指标及屠宰性状对胴体瘦肉率进行了估测,建立的最佳回归方程表明,易于度量且与胴体瘦肉率有着密切关系的性状分别为胴体重、大腿重、背膘厚、眼肌面积及胴体长。  相似文献   
7.
西藏牦牛和黑白花奶牛生长激素基因AluⅠ多态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 ,测定了西藏牦牛和黑白花奶牛生长激素基因的AluⅠ RFLP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 ) ,并比较了2牛群的基因频率。在西藏牦牛和黑白花奶牛中 ,等位基因A的频率分别为 0 935和 0 90 5 ,等位基因B的频率分别为 0 0 65和 0 0 65 ,卡方检验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卫星DNA技术进行绵羊亲子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9个微卫星DNA对9头陶赛特羊DNA进行扩增,每3对微卫星DNA扩增产物混合后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检测.采用已确定母女关系的2头陶赛特羊和7个嫌疑父亲的耳组织为样本,对1头母本已知的陶赛特羊在嫌疑父本中找出父本,并计算父权概率为99.997%.  相似文献   
9.
牦牛、犏牛睾丸组织中SYCP 3基因mRNA表达水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RT-PCR和荧光定量PCR对牦牛SYCP3基因的组织表达,以及SYCP3基因在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YCP3基因在牦牛睾丸组织中特异表达,牦牛与犏牛睾丸组织中SYCP3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睾丸和附睾组织切片显示,牦牛睾丸组织中可见各级生精细胞,附睾内可见发育良好的精子,而犏牛睾丸组织中无次级精母细胞和更高级生精细胞、附睾内未观测到精子,与人和小鼠SY-CP3基因缺失或表达水平降低出现的表型一致,可以认为SYCP3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与犏牛的雄性不育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尼罗罗非鱼出肉率与可量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吉富品系和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 misniloticus)2龄成鱼雌、雄个体的出肉率和可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尼罗罗非鱼的平均出肉率为38.68%,雄性个体出肉率比雌性个体略高,吉富品系出肉率比埃及品系略高。尼罗罗非鱼出肉率与可量性状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拟合方程相关系数为0.985。在有显著意义的可量性状相关系数中(P0.01),与肉片质量和出肉率的相关性均最高的可量性状为体质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和0.575;其次为体高、体长和体厚。而头长与肉片质量、出肉率均呈负相关关系。雄性个体的相关系数均高于雌性个体,在雄性个体中,出肉率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为0.630,与体高的相关系数为0.617,均为中等程度相关。对可量性状之间的比值与出肉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普遍比单个性状高,特别在雄性个体中表现明显。其中相关系数较高的比例组合有身长/头长比值(0.765)、体长/头长比值(0.732)、身长/体厚比值(0.703),均达到较强程度的相关,比单个性状的相关性有明显提高。结果表明,利用可量性状预测罗非鱼的出肉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