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二晚抛栽稻的高产配套技术,进行了抛栽稻耕整地不同质量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植被覆盖率为85%以上、平整度小于5mm、泥浆层在3cm左右深时抛栽稻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机插稻大田耕整质量与稻草还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确保规范化、标准化育秧的前提下,机插早稻大田田面平整度应小于3.0 cm,才能较好地保证机插质量;二晚机插大田稻草还田量应控制在80%以内,并结合施入适量氮素,加速稻草分解。  相似文献   
3.
周韧 《中国饲料》2022,1(2):139-142
传统经济对工业进步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但这种传统的经济理念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的破坏.这种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影响了未来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经济发展方式.对此,建立循环经济理念,以可持续的资源保护方式推动产业发展,走资源循环路线非常重要.本文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着手,探讨了循环经济与绿色饲料产业之间的...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机插软盘育秧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结合江西水稻机插推广现状,总结了杂交水稻机插的优势以及与机插相配套的软盘育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杂交晚稻机插不同播量条件下育插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杂交晚稻“江四优992”为供试材料,进行了不同播量软盘育秧机插与常规水育秧手插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机插软盘育秧随播种量增加,漏插率降低,以90~100g芽谷/盘为最佳播量;机插秧虽然前期分蘖稍慢,但后期具有分蘖稳健、无效分蘖少、成穗率高的特点;机插稻的全生育期比手插稻延长2~3d;与手插稻相比,机插稻的穗粒结构合理,穗粒数多,产量高,平均增产10.2%。  相似文献   
6.
根据水稻机插秧对杂交稻和常规稻的要求,编制提出了盘数、穴数、用种量、播种密度与水稻插秧机插秧档位查对表,该查对表方便实用,可用于指导江西机械化育插秧生产。  相似文献   
7.
4月4日,团风1000余名农民朋友享受了一道前所未有的农机科技大餐。在该县方高坪镇举行的农机科技信息人户工程启动仪式上,省、市专家进行了农机科技人户现场指导、演练和培训,36家农机厂商展示了48台套大小农业新机械。方少兵等50户农民获得了赠送的农机科技人户技术资料和机械化插秧技术光盘,  相似文献   
8.
机械插秧对秧苗的素质要求很高。适宜的、成本低的育秧方法有2种:一种是双膜细土育秧,另一种是双膜淤泥育秧,这种育秧方式成本低,简单方便。现谈谈早稻双膜淤泥育秧技术。一、作业流程(1)精作秧板;(2)铺放有孔地膜;(3)铺平床土;(4)均匀播种;(5)盖种;(6)封膜盖草;(7)切块;(8)机插。二、具体实施1.精做秧板选择排灌分开、运秧方便的田块作育秧田,秧田与大田的面积比约为1∶100。在播种前5天连续旋耕2遍,耙平秧田。待泥地沉实后开沟,按秧板畦宽1.5米,沟宽0.25米,沟深0.15米做平。…  相似文献   
9.
针对双季机插杂交稻的特点,在应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江西机插示范县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机插杂交稻从大田耕整、机械化栽插、肥料运筹、水浆管理、化学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相应的大田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0.
传统冬瓜都是春季播种,卧地生长,夏季上市。2007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农民从广东引种优质品种,改为搭架种植,形成国内创新的“春秋两季播种,一年两收,冬季可上市”的“架冬瓜”种植模式。日前,笔者在江夏区金水农场示范基地看到20余亩冬瓜田里,翠绿的藤蔓爬满1.5米高的瓜架,一个个鲜嫩的冬瓜垂吊枝头,格外醒目。农技人员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