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筛选适合武夷山地区种植的乌龙茶种质资源,为该地区茶树种质资源的利用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福建省武夷山进行乌龙茶品种区域试验,对比分析参试5份乌龙茶种质资源(品系8、品系9、品系10、品系11和品系12)的物候期、发芽密度、鲜叶产量、生化成分、感官品质和抗性.[结果]品系9的采摘期较早,品系10和品系12的采摘期居中,品系11的采摘期较晚,品系8的采摘期特晚,说明供试5份乌龙茶种质资源的物候期呈现梯度,茶采摘期呈合理分布状态.品系9和品系11在2015—2017年的平均发芽密度分别比CK增加7.79%和6.56%,而其他种质资源低于CK,品系9和品系11的平均鲜叶产量分别比CK增加3.53%和20.46%,其他种质资源的平均鲜叶产量均明显低于CK;5个品系的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46.89%、47.81%、48.08%、48.22%和49.09%,均极显著高于CK(P<0.01).综合来看品系9和品质11表现较佳;品系9香气表现最好,评分为27.0;品系10的感官品质最佳,为91.1,比CK高4.7.品系9和品系11的抗寒性均优于CK,抗旱性二者均为强;品系11的抗虫性高于CK,品系9抗虫性为中抗,综合抗逆性指标以品系11表现最优.[结论]品系9和品系11乌龙茶种质资源适合在武夷山地区及生态类似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龙须茶又名"束茶",采用条形茶叶以彩色丝线捆成一束花条.它的外形半直墨绿,很象神活中的"龙须",因此而得名.  相似文献   
3.
武夷岩茶“岩韵”形成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武夷岩茶味甘泽而气馥郁 ,不同岩茶品种有不同的喉韵特征。本文对武夷岩茶“岩韵”的形成谈几点看法 :1 “岩韵”与气候、土质有关武夷茶区气候温和 ,冬暖夏凉 ,年平均温度18- 18 5℃之间 ,无霜期长 ,雨量充沛 ,年降雨量2 0 0 0mm左右 ,山间常年云雾 ,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 %左右 ,日照较短 ,既无风害 ,更无冻害。武夷山土壤地质 ,属白垩纪武夷层 ,下部为石英班岩 ,中部为砾岩、红沙岩、贡岩、凝灰岩及火山砾岩五者相组成。茶园成土母岩 ,绝大部份为火山砾岩 ,剖面发育颇不完全 ,具有母岩的棕红色 ,径风化、冲蚀 ,表面呈棕色松散状 ,厚度 1…  相似文献   
4.
5.
茶园杂草是在当地气候生态条件下生存的非栽培植物,生命力顽强,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闽北是乌龙茶主产区,茶园杂草种类较多,与茶树争地、争光、争水、争肥,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同时杂草又是传播茶树病虫害的重要中间寄主.因此,茶园杂草防治是茶园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针对闽北乌龙茶园中常见杂草种类及相应防控措施进行分析探...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液体有机肥对水仙乌龙茶茶叶品质和茶园土壤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以水仙乌龙茶树品种为试材,研究该有机肥对水仙乌龙茶产量、内含生化成分、感官品质及茶园土壤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T1(喷施A+B酵素)与CK相比,二者的发芽密度和百芽重相对变化不明显,但T1乌龙茶的水浸出物和茶氨酸的含量均高于CK,且水浸出物与CK呈极显著差异;另外,T1和CK的乌龙茶感官审评分别为90.75和90.05分,但T1的外形和香气表现均优于CK;另外,T1土壤中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高于CK,仅从有机质含量看,T1与CK分别为2.17和1.83 g/kg,二者呈极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为该液体有机肥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开展了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30%茶皂素、0.6%苦参碱4种生物农药进行单剂或复混剂共6个处理进行防治闽北茶区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试验,探讨不同生物农药单剂或复混剂对闽北茶区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药后3 d时,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和30%茶皂素混施对茶小绿叶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速效性好;药后7 d和14d时,对照生物农药0.6%苦参碱的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