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3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常规饲养条件下,家鱼养殖池混养400—500尾/亩兰鳃太阳鱼,可产兰鳃太阳鱼约50公斤/亩,增加产量6—7%。对家鱼的生长和产量没有多大影响,并可控制野杂鱼。  相似文献   
2.
雷逢玉 《内陆水产》2003,28(6):23-23
池塘集约化养鱼的产量主要依赖于饲料物质的转化和利用,其饲料成本占养殖生产总成本60%以上。因此,饲料的质量和使用方法对提高饲料效率和养殖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注重饲料品质优质高效饲料对原料选购、配方设计、生产工艺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如鱼粉、豆粕等大宗原料蛋白质含量、新鲜度、物储条件等要求都十分严格,保证了水产动物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优质高效的饲料可以提高其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许多养殖户对饲料评价标准不太了解,往往单纯追求饲料的低价格,强调饲料的高蛋白,忽视了其它营养成分的均衡配比。使…  相似文献   
3.
八十年代以来,在农田的生态系中,以稻,萍、鱼多层次结构的立体农业研究,在我国南方的福建、浙江、湖南等省开展起来了。这一研究旨在:利用稻田水面养萍,以萍喂鱼,鱼粪肥稻,促使合理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达到充分利用稻田的光、热、水、气资源,实现稻鱼双丰收,以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甲鱼,属高档水产品,是人们珍贵的营养、保健食品。它不仅是肉味鲜美的佳肴,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还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换汇率高。在六十年代初期,我省甲鱼资源十分丰富,产量在300吨以上,由于各种原因,甲鱼的自然资源日益衰竭,物以稀为贵,目前市场上商品甲鱼昂贵。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人工养殖甲鱼成为必然趋势。当今,世界上在人工养殖甲鱼方面,首先应推崇日本,早在1880年日本就有人工养殖甲鱼的记录,但在1970年以前,都是采用露天池塘养殖,在自然饲养条件下,把甲鱼养到700—800克的规格,需4—5年的时间。自1970年以后,日本利用温泉水或工厂余热水,打破甲鱼的冬眠期,在12—15个月内把甲鱼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条件下,稚甲鱼的生长要达到500克的商品规格,通常要经过4—5年的饲养期。人工养殖甲鱼如何加快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本文就1988年进行的稚甲鱼在地热水条件下,饲养一周年的生长速度及经济效益研究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坑凼养鱼     
“坑凼养鱼”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家庭养鱼方式。它是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坪隙地,田头地角等空地开挖一定面积的坑凼,用来培育鱼苗鱼种或养食用鱼。它占地面积少,坑凼建造简单,用水量小,管理方便,技术不太复杂,养鱼所需要的肥料、饵料能就地取材,因此,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是开展家庭副业的一条门路。如果把坑凼养鱼发展到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7.
慈利县水产养殖场座落在距县城3公里的环城乡万福村。这个场的特点:是利用地热温泉水,供罗非鱼越冬,繁殖鱼苗;提早家鱼人工繁殖,加速鳖的生长,缩短养殖周期,将地热温泉水广泛应用于水产事业。  相似文献   
8.
兰鳃太阳鱼属鲈形目太阳鱼科,具有适应性强,食性广,繁殖力强,虽生长带度偏慢,但群体产量高。面且肉质好、味美,在日本视为鱼中之上品。因此,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水产界的重视。兰鳃太阳鱼原产北美,在本世纪六十年代移植到南非、日本。在日本自1960年移入后,现已遍布全国内陆水域,特别是在湖泊、水库中已成为较理想的增殖对象。如日本有名的琵琶湖、碧湖、松尾川湖、长泽湖等都已形成了兰鳃太阳鱼的自然种群。兰鳃太阳鱼是于1987年10月从日本首  相似文献   
9.
精养高产鱼塘水质调控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逢玉 《内陆水产》2003,28(5):28-28
1几种主要水质指标对池鱼的影响溶氧溶氧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判断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池水溶氧高,可以抑制和减轻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对鱼类的毒害作用,提高鱼类食欲和饵料利用率,促进鱼类发育生长加快。而溶氧含量少,是造成水质变坏的重要原因,同时溶氧直接关系到鱼类的生存。鱼类健康生长对水体溶氧的要求为5毫克/升以上。pH值pH值是池塘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水体生态环境中各种化学和物理变化。pH值的降低或升高,对鱼类有直接的损害,可使鱼的鳃组织遭到破坏,引起鱼中毒,无力调节渗透压,降低血液载氧能力,使鱼因…  相似文献   
10.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平板电泳方法研究两种罗非鱼及其杂种 F_1的血清、肝脏、肌肉组织的 EST 同工酶表明:两种罗非鱼各自有其特定的酶谱;杂种 F_1的酶谱中出现了双亲所没有的“新杂种酶带”和双亲的“互补酶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