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1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最近 ,有几位河蟹养殖户向本刊编辑部寻求河解养殖技术 ,并谈及了他们在 2 0 0 3年河蟹养殖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效益欠佳等问题 ,本刊将《池塘养殖河解失利原因分析》、《北方稻田养殖河蟹技术》二篇文章编辑刊出 ,供广大养蟹户在河蟹养殖中参考。  相似文献   
2.
2016年,尚志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以促进产业升级和渔民增收为核心,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载体,加强水产科技推广应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广健康养殖方式,积极发展特色、高效渔业,促进了尚志市渔业的发展.全市养鱼总水面5.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8900吨;名特优品种养殖面积2.8万亩,其中河蟹养殖面积557亩,冷水鱼养殖11处,面积1000亩;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4.2万亩,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6处,面积2.7万亩;综合养鱼面积3.5万亩;休闲游钓场所201处,面积5500亩,其中度假村51处;渔民人均收入2.1万元.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尚志市尚志镇红光村程德发,已连续多年利用20亩标准化池塘驯化养殖方正银鲫商品鱼,取得亩产双吨,亩利润超万元的经济效益.他于2015年4月20日,驯化养殖方正银鲫和大规格鳙鱼,亩放养量方正银鲫4400尾(100g/尾)、鳙鱼50尾(1000g/尾).  相似文献   
4.
尚志市有塘坝5000余座,既有经营零散、规模不大、信息闭塞等不利之处,但也有无污染、病害少、经营灵活等诸多优势。我市老街基乡基丰村崔德真依托优质无污染的山水资源,利用其35亩的塘坝水面生态养殖鲢鳙鱼,规格达到2.5-3k旷尾,全部达到无公害水产品的标准,取得极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振兴山区渔业经济、发展无公害健康生态养殖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苇林贮木水产养殖场(又名八里湾山庄),位于苇河林业局南八公里处,三面环山,一面靠水,交通便利。全场占地面积4140亩,其中风景旅游区3515亩,土地面积438亩,养殖面积187亩,固定资产103万元,年产值86万元,创利润18万元,固定职工20人。 近几年,在一些国营、集体渔场效益下滑的情况下,该场依靠科学技术,发挥资源优势,闯出一条以渔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综合渔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鳜鱼,又名鳌花、桂鱼,是黑龙江“三花五罗”之一,以往,由于受饵料资源和养殖观念的影响,鳜鱼在我市一直是搭配养殖,今年我市尚志镇孙强养殖场,因地制宜,利用本地鲤鲫鱼、野杂鱼资源丰富的条件,不专设饵料培育池,独辟饵料源,进行池塘主养,取得较好的养殖效果。该场引进3000尾鳜鱼夏花,0.4公顷水面,总产量729千克,单产121.5千克,以40元/千克价格出售给哈尔滨市批发市场,获利19740元,每亩利润3290元,投入产出比为1:2.1。现就其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北方池塘养殖二龄青鱼高效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尚志镇红光渔场程德发,于2007年驯化养殖二龄青鱼,2008年春天出售,取得可观经济效益。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地处寒温带,是东北三省最冷的省份,冰封期长达160余天,冰厚80-100cm,所以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是北方渔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方正银鲫原产地为黑龙江省方正县龙风水库,是世界上仅有的两性型三倍体银鲫种群,以雌核发育方式繁殖后代,具有生长快、营养丰富、易饲养等优良品质,在北方地区,养殖周期为2年,在驯化养殖条件下,当年可养成规格为75-100克/尾,第二年养成成鱼规格为350-500克/尾。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地处寒温带,是东北三省最冷的省份,冰封期长达160余天,冰厚80~100厘米,所以,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是北方鱼类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鱼类在越冬期死亡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就其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提高越冬成活率的相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