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γ射线辐照水稻成熟花粉的杂交后代突变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研究建立了一套简便、行之有效的水稻成熟花粉辐照诱变技术的工作程序,解决了水稻成熟花粉保鲜的技术难关,提出了水稻成花粉适宜诱变剂量为46Gy左右,确认了辐照花粉杂交后代以产生数量性状突变为主,第三代较第二代出现更多的突变性状,扩大了突变幅度,而且随着世代的递增,突变性状有累加的现象,大部分株系在第五代即可稳定。利用本项技术获得了一批熟期提早或推迟15天以上,株高变矮或增高10cm以上、稻谷增长5mm,米长增加4.4mm,长宽比最大达4.5,千粒重较起始种增减10-23g等特殊性状的一批新种质。本研究初步认为水稻成熟花粉辐照诱变主要是诱发DNA位点的突变,同时存在隐性突变,在水稻及其它作物育种中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对优质早籼稻“佳禾早占”连续3a和异地栽培的早晚季稻米品质的分析结果表明,“佳禾早中”的早季稻米品质符合部颁二级标准;晚季稻米品质符合部颁一级标准,佳禾早占稻米品质性状具有很强的遗传稳定性,极具应用价值。稻米品质性状是由品种的基因型和环境因素互作的结果,在水稻黄熟期前,尤其是在杨花后,有10d左右的日了高气温大于30度,或日平均气温28度,稻米品质变差,在各品质性状中,整精米率最容易受影响,年度间可相差几十百分点。选育耐高温的品种,是使早稻米品质达到较高水平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辐照水稻花粉双受精行为的剂量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60Coγ射线辐照水稻保持系V20B成熟花穗,在不育系V20A上授粉,观察雄配子体双受精行为的辐照剂量效应。结果表明,雄配子体双受精进程所需时间随辐照剂量增大而延长,且主要表现在雌雄配子体核仁融合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4.
我们自1986年以来,开展了水稻花粉的辐照生物学效应研究,初步获得如下结果: 1.用60~Co r-射线处理水稻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V20B的成熟花粉,用高达1.023KGy的剂量处理花粉,授粉后仍可在水稻柱头上萌发,并刺激子房的膨大,说明花粉管的萌发系统具有高的耐辐照效应。辐照花粉授粉后,子房的膨大率、籽粒的伸长速率和结实率均随剂量的增大而减少。 2.用0.279 KGy以上剂量的r-射线处理花粉,授粉后均不能获得可以传代的种子。显微观察也显示出:用0.093 KGy的照的花粉授粉,水稻胚胎发育延迟了几个粉  相似文献   
5.
优质早籼稻品种佳禾早占的选育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性杂交和水稻成熟花粉辐照诱变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出福建省第一个优质早籼稻品种"佳禾早占"。其产量水平400~450 kg/667 m2,高的5∞kg/667 m2以上;稻米品质符合部颁优质食用米标准,经济效益好,是福建省主要推广的优质早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们利用辐照花粉转导外源基因的研究,已在烟草、小麦、豌豆上作出了有成效的结果。我们也在水稻上作了一些探索工作,并已探索了辐照花粉授粉后对籽粒发育的形态及生物大分子含量动态的剂量效应。水稻双受精行为已做了较为详细的观察,但至今仍未见辐照花粉受精行为的研究报导。为此,我们对花粉辐照后受精行为的剂量效应作了一些初步观察,为今后进一步探明利用辐照花粉转移外源基因的机理提供一些有用的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7.
水稻辐照花粉对籽粒发育的影响(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倍性的花粉具有结构简单和数量大等特点,是植物诱变育种的理想材料。近年来,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工作的应用中,花粉已成为主要的研究对象。1975年,Pa-ndey用致死剂量处理的烟草花粉进行种间杂交,发现利用辐照花粉可在种间进行基因转移。随后,Pandey以及Snape等人在烟草、大麦、小麦和蚕豆等作物进行辐照花粉转移基因的工作,他们认为,利用辐照花粉可以在高等植物中进行基因的转移。不过,这一方法是否具有普遍性以及它的作用机理,还有待今后进行大量的、精细的研究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