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气候变化对草原生产力的影响显而易见,而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却存在不确定性。依据2000年至2017年内蒙古103个旗县统计数据,以均值T检验、面板回归模型以及bootstrap系数检验等多种计量统计方法分析了降水量等气候因素、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等对内蒙古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因素波动确实会造成内蒙古农牧业产量变动明显,但经济指标对气候波动的抵抗力较强,农牧民收入一直保持平稳增加趋势。同时,内蒙古农牧业生产呈现明显差异,相对而言,牧业生产更稳定一些,农业生产面对气候变化存在一定程度的敏感性。此外,2011年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实施后,内蒙古农牧业产值明显提高,农牧民收益显著增加,但是牧业生产情况面对气候波动更加不稳定,且人均净收入随气候变化发生的波动程度较政策实施前显著变高(P<0.05),这对未来内蒙古农牧业稳定发展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肉食兽4种细小病毒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首先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和对流免疫电泳交叉试验,对从我国分离的貂肠炎病毒(MEV)、豹细小病毒(LPV)、犬细小病毒(CPV)和貉细小病毒(RPV)进行了血清学比较研究,发现这4种病毒在血清学上关系密切.然后从感染病毒48h的猫肾传代细胞中分别提取、纯化这4种病毒的中间复制型DNA(RF-DNA),以λ—DNA—Hind Ⅲ片段为分子量标记,确定4种病毒的RF—DNA分子大小均在5kb左右.再应用限制性内切酶Hac Ⅲ和Hind Ⅲ分别完全酶切4种病毒的RF—DNA.结果表明,应用Hind Ⅲ酶切,4种细小病毒的RF—DNA都产生3个酶解片段;应用Hac Ⅲ酶切,MEV产生3个酶解片段,其余3种病毒产生4个相同的酶解片段,从而可将MEV与其余3种病毒明显地区别开.Hac Ⅲ酶切MEV和CPV的结果与国外报道的“MEV产生5个片段,CPV产生6个片段”不同.  相似文献   
5.
貂肠炎细小病毒复制中间型 DNA(MEV-RF-DNA)的 HindⅢ-C 片段被克隆到 pBR322中形成重组质粒pBM。用光生物素(photo biotin)标记 pBM 和 HindⅣ酶切片段的 pBM 作为探针分别与貂,太细小病毒感染的细胞培养物人工感染细小病毒的貂和犬粪便进行斑点杂交试验,结果发现两种探针检测的敏感性相差10倍以上.光生物素标记的完整重组质粒探针具有放大作用,酶切后的 pBM 敏感性不如前者.另外,本实验还证明在用生物素标记的探针杂交时,被检样品用热变性处理比碱变性处理效果更佳,而且简便。  相似文献   
6.
某些调节因子在免疫应答中的重要作用,是近年来人们认识的一个新领域。白细胞介素Ⅱ就是参与免疫调节的重要而复杂的淋巴因子之一。 一、白细胞介素Ⅱ的生物学活性 1976年,Morgan等首先发现,经致分裂原刺激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存在着一种能使激活的T淋巴细胞在体外持续生长的因子,后来将这种因子称为T细胞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7.
将貂肠炎病毒中间复制型DNA(MEV—RF—DNA)的Hind Ⅲ酶切C片段克隆到pBR332中,形成重组质粒pBM.以光生物素标记的pBM探针,检测接种细小病毒前的貂和犬粪样36份和12份,阳性率分别为36.1%和33.3%;检测接毒后不同时间的貂和犬粪样98份和71份,阳性率分别是90.8%和91.5%.探针对接毒前、后貂和大粪样检出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常规HA试验.另外,对部分貂和大粪样进行了电镜检查和病毒分离试验,并与探针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采用HindⅢ酶切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从重组质粒pBM中回收0.7kb貂肠炎病毒(MEV)DNA片段.以[α-~(32)P]dATP和光生物素分別标记制备DNA探针。采用打点杂交技术,用上述探针检测提纯的兔出血症病毒(RHDV)和3份感染RHDV的兔肝脏样品,同时检测从貂、犬、豹、猫和貉分离的5种肉食兽细小病毒,并用电镜检查和血凝试验为对照。探针与上述5种肉食兽细小病毒呈杂交阳性反应,而RHDV及感染的肝脏样品为阴性反应.该结果表明,MEV和RHDV在该0.7kb DNA区域内没有同源性,而5种肉食兽细小病毒在此区域内具有遗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将提纯的貂肠炎病毒(MEV)中间复制型DNA(RF-DNA),以HinaⅡ酶切,回收0.7kbC片段并克隆至质粒pBR322中,构成重组质粒pBM,经转化大肠杆菌RRⅠ并扩增后,提纯pBM,酶切电泳回收克隆的C片段,以[α-32P]dATP标记C片段和pBM,用光生物素标记pBM,分别制成放射性同位素和光生物素核酸探针。采用打点杂交技术检测了5种肉食兽细小病毒的细胞培养物和非细小病毒科5种病毒的细胞培养物,同时检测了貂和犬的粪便样品33份。结果表明,32P标记的C片段和pBM探针与光生物素际记的pBM探针均具有相同的杂交特异性,与5种肉食兽细小病毒及感染细小病毒的貂、犬粪样呈杂交阳性反应,与其他科病毒及健貂、犬粪样呈阴性。同位素32P和光生物素标记探针分别检出1 pg和10 pg貂肠炎病毒RF-DNA,敏感性比血凝试验分别离100倍和10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普洱茶调控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肠道对长链脂肪酸的吸收,并探讨了其可能机制。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脂肪肝模型组和普洱茶干预组,每组12只。实验第8周末处死所有大鼠,测定大鼠体质量、肝指数及血清血脂水平;采用定量PCR测定大鼠肠道黏膜脂质吸收相关蛋白细胞分化抗原36(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6,CD36)、紧密连接相关蛋白如闭锁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s 1,ZO-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因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普洱茶组大鼠体质量和血清LDL-C水平分别下降了16.12%和42.59%;此外,普洱茶组大鼠小肠组织CD36、TNF-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Occludin、ZO-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研究发现,普洱茶对NAFLD大鼠肠道长链脂肪酸吸收及肠道紧密连接蛋白有一定程度的调控作用,尤其是对NAFLD早期发生发展中游离脂肪酸过度沉积的"第一次打击"有防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