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46篇
园艺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局对后溪岭自然村"春分茶"群体进行分离筛选与单株选育,并建立品比试验区,选育出既特早芽又优质的"元宵茶"新品种,现将选育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闽东地处福建省东北部 ,早在新石器时期 ,就有古越人在此劳动生息。自晋至唐的六百多年时间 ,闽东先民靠海上交通方便的地理条件 ,引进茶叶生产技术 ,开山种茶 ,制茶饮茶 ,发展茶叶生产 ,成为唐代福州地区茶叶主要产区。但是闽东悠久的产茶历史 ,史书文字记载少 ,尤其是晋、南朝时期有关茶叶史料未见到闽东文字 ,因而闽东茶叶史源被遗忘。部分专家、学者推论闽东于唐代开始种茶。笔者根据温麻县治址出土茶具及查闽有关史料 ,认为闽东产茶、饮茶源于唐前二百年的东晋时期。由于笔者茶史知识浅簿 ,此种见解妥否 ,提出供茶叶界、史学界商榷。晋…  相似文献   
4.
地处闽东沿海的霞浦县,海岸线长达404公里,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域,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水、热、光资源丰富。霞浦山地多丘陵,丘陵占陆地面积72.1%。全县14个乡镇,除海岛乡外,13个乡镇产茶。其中10个乡镇靠海,为闽东地区山广海阔的沿海丘陵菜区。九十年代初,霞浦茶叶产值与税收占全县种植业产值与税收的10%左右。其中柏洋、水门、崇儒等主产乡的茶叶收入约占种植业产值的20%左右。茶叶生产在农村经济建设中仍然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茶叶生产却面临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市场疲软,竞争激烈,企业陷入困境。在未来的21世…  相似文献   
5.
闽东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东茶区自1997年以来,通过无公害茶园建设试验示范到全面推广应用的实践,形成了一整套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及茶园建设与管理的技术措施及成效.  相似文献   
6.
7.
霞浦县是福建省茶叶重点产区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美,山青水秀,群山环抱,茶区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富锌地质背景,水、热、光资源丰富,为名优绿茶优越产区。全县茶园面积5066hm^2,茶叶产量3000t以上。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无性良种占91%,为开发名优茶生产提供有利条件。近年,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提高,市场对绿茶名茶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县广大茶区不断地提高茶叶品质和名茶创新,先后研制成功20多个名优绿茶,其中13个评为省、部级名茶。本文以霞浦县开发绿茶名茶技术实践为依据,探讨绿茶名茶的采制技术与工艺。  相似文献   
8.
涵江茶场茶园面积17.33hm2,采摘面积13.33hm2。2002年茶叶产量15t,产值30万元。茶园主要分布于葛洪山西南向海拔300m上下的树林间,形成茶林结构的生态茶园。在茶场东向、北面建立护园林带,茶山顶部和陡坡处营造护坡林,茶山道路种植护路林,构成一道林带一片茶园的布局。全场建成10条护园林带,林带面积10hm2,把17.33hm2茶园环抱其中,空气湿润,云雾环绕,呈现一派林茂茶绿良性生态环境。涵江茶场土壤肥沃,腐殖质含量多。1992-1994年,福建省地质勘察技术院对葛洪山土壤母岩进行勘察分析:葛洪山地质地球化学环境有利于名茶品质的形成,土壤中富集了…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农业厅将“霞浦元宵茶”列为21世纪茶园更新换代新品种之一。我县茶场于九十年代末引种“霞浦元宵茶”获得成功后,从2001年开始逐年引种推广至2005年,全场推广“霞浦元宵茶”15hm2,建成高香特种绿茶生产示范园区。近年来,茶场职工应用茶树速生栽培技术,采用科学管理方法,使幼龄“元宵茶”达到速生成园的效果,成为茶场职工增收的新亮点。1速生栽培效果调查表明,特早高香新品种“霞浦元宵茶”在我县大京茶场坡地红、黄壤茶园栽植,经科学栽培管理,能快速成园,形成丰产型树冠,达到提早收益的效果,尤其是发挥特早开采、品质优异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0.
1 试验方法与材料 1.1 试验地点①崇儒乡国有溪边茶场、供试品种福鼎大毫茶,树高75cm ,树幅120cm, 复盖密度85%,1967年定植,1999年春后台刈改造.②崇儒乡路口村方厝山方贵茶园,供试品种为福鼎大毫茶,树高80cm,树幅160cm,复盖密度95%,1982年定植,1996年台刈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