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6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332篇
林业   344篇
农学   441篇
基础科学   249篇
  504篇
综合类   759篇
农作物   134篇
水产渔业   95篇
畜牧兽医   398篇
园艺   92篇
植物保护   15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71例原发于纵隔的肿瘤及囊肿,其中胸腺瘤占35.2%,畸胎瘤占23.9%,神经源性肿瘤占18.2%,其他肿瘤占22.7%。三类常见肿瘤中,以胸腺瘤恶性率最高(32%),神经源性肿瘤次之(15.4%),畸胎瘤无1例恶性。术前正确诊断25例,未能分类25例,误诊21例。本文分析了误诊原因。此外,报道1例罕见的胸腺瘤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阿维菌素和硫线磷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阿维菌素和硫线磷处理南方根结线虫离体卵与幼虫,测试其对线虫卵和卵块孵化以及对2龄幼虫的致死作用、活动能力、侵入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硫线磷均对线虫卵和卵块的孵化表现很强的抑制作用,阿维菌素5 μg/mL处理24 h对卵孵化抑制率高达82.57%,而硫线磷40 μg/mL处理24 h对卵孵化抑制率为73.05%;阿维菌素和硫线磷处理48 h对2龄幼虫的LD50分别为7.346 1、13.345 6 μg/mL;在阿维菌素2 μg/mL和硫线磷3 μg/mL处理中,2龄幼虫在沙柱中的平均移动距离仅为0.04 cm和0.05 cm,而对照处理的线虫平均移动距离为1.04 cm;在阿维菌素2 μg/mL和硫线磷50 μg/mL处理2龄幼虫48 h后,对番茄根部的侵入率为0.12%和0.45%,而空白对照处理线虫的侵入率达21.85%。  相似文献   
3.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严重威胁水稻的产量与质量,明确稻瘟病菌与水稻互作过程及机理,对防治稻瘟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稻瘟病菌常用致病菌株GUY11和ZB25,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过量表达菌株,并通过荧光显微观察菌株侵染寄主水稻过程中侵染结构的形成与发育,包括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侵染钉形成、侵染菌丝增殖、坏死斑形成及产孢。另外,通过比较过量表达菌株对稻瘟病高抗水稻和易感水稻的侵染过程,发现侵染过程的差异主要集中于侵染钉的穿透和侵染菌丝的定殖。本研究为分析稻瘟病菌对寄主水稻的定殖规律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4.
黄容  王永豪  王昌全  石松柏  陈玉蓝  李冰  王勇 《土壤》2021,53(4):794-801
以四川凉攀区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类型、植烟年限和前茬作物下植烟土壤酚酸类物质的含量分布和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植烟过程显著增加了土壤酚酸类物质的累积,变异系数均超过了50%,单类酚酸物质中以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最高(66.18μg/g);(2)除阿魏酸、肉桂酸外,1 600~2 000 m海拔高度的植烟土壤中酚酸类物质含量高于1 200~1 600 m海拔高度;海拔高度超过2 000 m后,土壤酚酸类物质(除水溶性酚外)的含量反而下降。(3)植烟水稻土酚酸类物质含量高于紫色土和红壤;对同一土壤不同区域而言,仁和区红壤的总酚和复合态酚平均含量和变异系数均明显高于盐源县,平均含量增幅分别为10.23%和20.51%。(4)植烟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明显高于非植烟土壤,除土壤水溶性酚以及会东县土壤的苯甲酸、肉桂酸平均含量的最大值均在植烟年限为1~3 a的土壤外,该烟区土壤的酚酸类物质含量随植烟年限的增加呈增加趋势。(5)前茬未种植作物时(即冬闲),植烟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较高,促进了酚酸类物质的累积;光叶紫花苕为前茬作物时,对植烟土壤酚酸类物质有一定的消解作用,降低了土壤...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环境友好型的植物源抗病毒剂,以烟草花叶病毒(TMV)为供试病毒,采用半叶枯斑法,研究了11种植物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TMV活性。结果表明:当浓度为1 mg/mL时,臭灵丹石油醚提取物、红花月见草乙酸乙酯提取物、臭灵丹水层提取物对TMV增殖有显著抑制(P<0.05)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8.47%、80.19%、94.57%;臭灵丹石油醚提取物、钻叶紫菀乙酸乙酯提取物、臭灵丹水提取物对TMV有较强的钝化活性,抑制率分别为80.00%、76.38%、83.33%。TAS-ELISA检测表明,臭灵丹、风轮草、珊瑚樱、钻叶紫菀、益母草、拔毒散等植物提取物对普通烟K326内病毒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并且明显好于阳性对照药剂宁南霉素。  相似文献   
6.
用TRIZOL法提取了小卷蛾斯氏线虫RNA,利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技术克隆了两条小卷蛾斯氏线虫β-微管蛋白基因cDNA的3′端序列。将得到的cDNA序列提交到GenBank,分别获取登录号EU049857和EU049858。两个序列长度分别为1372碱基(SCTUB1)和1374碱基(SCTUB2),分别编码434和432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的分子量在48kDa左右。氨基酸的124~131位存在一个微管蛋白信号片段GGGTGSG。序列分析表明,分离得到的两个基因与其他线虫的微管蛋白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65%以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81%以上,两个氨基酸序列都含有两个氨基酸保守区NNWAKGHY和RKAFLHWYTGEGMDEMEFTE。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兽医药、器械定义出发,研究分析了兽医药专利类型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专利申请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不同类型兽医药、器械发明的分类保护策略及申请文件撰写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生长素类物质毒莠定(picloram,PIC)对宿根花卉东方百子莲(Agapanthus praecox ssp.orientalis)愈伤组织诱导及胚状体的形成至关重要,不同浓度PIC处理对百子莲愈伤组织(Callus)的成胚能力具有不同效应。本研究以在含1.0、1.5和2.0 mg/L PIC的MS培养基上继代的胚性愈伤组织(embryogenic callus,EC)为材料,以愈伤组织为对照,通过检测活性氧(reastive oxygen species,ROS)关键组分含量和3种抗氧化酶活性,明确不同浓度PIC处理下细胞内氧化还原动态变化对成胚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5 mg/L PIC处理的EC细胞状态较佳且成胚能力最强,1.0和2.0 mg/L PIC处理的EC具有成胚能力,但成胚率较低。EC中O2·-含量较高,均高于愈伤组织;1.5 mg/L PIC处理的EC中H2O2含量最高(为148.53μmol/g)是愈伤组织的38.50倍;愈伤组织中OH·含量极显著高于EC,为1.5 mg/...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明确毛竹幼苗无土栽培的最佳条件,阐明毛竹N形态响应差异的影响因素,加快毛竹实生苗的培育.研究超纯水、砂和蛭石3种栽培介质,2 mM不同N形态(NH4+-N、NO3--N)以及3种pH值(3.8、5.8、7.8)处理对毛竹幼苗地上部的苗高、叶片数、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及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蛭石和水培时,毛竹生长表现出明显的喜铵性,并且在pH为3.8时生长最好;而砂培时,毛竹幼苗生长对NH4+-N和NO3--N以及pH的响应差异都不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对地上部生长的影响为:栽培介质>pH值>N形态.毛竹幼苗生长及对不同N形态的响应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在蛭石中栽培,供应NH4+-N为主、pH值为3.8的营养液,其生长最好.研究结果可为毛竹幼苗的无土栽培和繁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欧美杂交杨Pnd-LRR3基因克隆及其抗锈菌侵染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探究欧美杂交杨(Populus nigra×P.deltoides)感病的分子机理,以及抗病基因在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克隆了欧美杂交杨LRR3蛋白编码基因Pnd-LRR3。对Pnd-LRR3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在抗锈菌过程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Q-PCR结果显示,强致病性的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E4菌株接种6 h,Pnd-LRR3基因表达量上调增幅较大,168 h为显著下调。说明Pnd-LRR3基因在E4侵染过程中起到一定抗性作用,但最终无法阻止锈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