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2篇
  200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魏优亮 《杂交水稻》2007,22(2):52-54
湘南地区晚稻盘育免耕抛栽早穗、抽穗期延长、抽穗推迟等齐穗异常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产量下降。分析了晚稻盘育免耕抛栽齐穗异常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岳优9113作双季晚稻栽培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米质优、产量高,但也存在成穗率低、穗多粒少、后期易早衰和产量不稳定等问题.针对其低产原因,确立了高产栽培目标和主攻方向,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稻瘟病是江华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流行性病害.其发生特点是: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损失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菌源广泛存在、气候条件适宜、品种抗性不强、高氮肥水平管理、抛栽稻面积扩大、药剂防治不力等.稻瘟病的防治应采取"选用抗病品种、推广健身栽培、减少病源、培育无病壮秧、改革耕作制度、轮作换茬、科学用药"等策略,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4.
免耕抛秧等三种栽培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对杂交稻组合岳优9113进行了晚稻免耕抛秧、耕翻抛秧、耕翻插秧3种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种栽培方式水稻的生育期一致。免耕抛秧稻分蘖力强,生长量大,其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均比耕翻插秧稻多,产量增加12.1%。耕翻抛秧稻分蘖能力亦比耕翻插秧稻强,生长量大,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均高于耕翻插秧稻,产量增加7.7%。免耕抛秧栽培在3种不同耕作栽植方式中是一种省工、高效的轻简栽培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杂交晚稻免耕抛栽早穗的原因,即没有掌握盘育秧的秧龄特性和品种特性、早晚稻熟期搭配不当造成秧龄过长,以及适期足龄抛栽后,平躺苗和部分斜立苗的立苗期长而"变相秧龄过长",均导致主茎在本田的营养生长期缩短,不正常地提早进入生殖生长而产生早穗.提出了严格控制秧龄,稀播匀播增加秧龄弹性、清理大田、高抛匀抛扶苗以缩短立苗期,并合理肥水促早发等预防和补救早穗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稻草还田是解决双季稻免耕抛栽田土壤板结、粘重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立苗后株间摆放稻草覆盖还田具有多、快、好、省的优势,是双季晚稻免耕抛栽与稻草还田的最佳结合方式.本文提出了该方式优化配套的主要措施,即加强早稻后期管理,开好厢沟和围沟,盘育矮壮秧早抛稀抛促立苗,改抛前撒施稻草为立苗后分束均匀摆放,增施氮肥、控制排水出田,采取穗粒兼顾型栽培策略,加强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7.
双季晚稻免耕抛栽"双改"(改净田免耕为稻草覆盖,改撒抛为点抛)栽培模式,克服了通常水稻免耕抛栽存在的土壤板结粘重、立苗困难,病虫危害严重而影响产量的突出问题,介绍了该模式的主要配套技术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