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43篇
畜牧兽医   5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超临界萃取技术及其在蜂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了超临界萃取技术及其在蜂产品提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蜂胶抗菌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浸出提取的蜂胶和CO2超临界萃取提取的蜂胶为材料,测定了两种蜂胶的效果和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两种蜂胶对大肠埃希氏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念珠菌和紫色癣菌都有一定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为1.54~3.08mg/mL。  相似文献   
3.
螨病目前是蜜蜂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如何快速简便地检测蜂群中的蜂螨是养蜂成功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介绍了酒精冲洗,清洁剂冲洗和糖粉摇动这三种用于检测蜂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花粉中矿物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测定了哈密瓜,东北珍珠梅,杏等14种花粉中地Fe,Zn,Cu,Mn,Cd,Pb,Co,Ni,Ca,Mg,K,Na,P及Se14种元素含量,并对油菜,茶及玉米花粉中稀土元素含量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5.
蜂群内主要环境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可测量温度、湿度和CO2 、O2 体积分数的电子显示仪 ,对意蜂 (Apismelliferaligustica)群内的子脾区、无子脾区和隔板外的温度、湿度、CO2 及O2 体积分数 4个主要环境因素进行测量。结果表明 :温度、湿度和CO2体积分数在子脾区最高 ,无子脾区次之 ,隔板外最低 ,但湿度的规律不是十分明显。O2 体积分数则呈相反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已经确认蜂王是高度多雄交配的 ,每只与7— 1 7倍的不同雄蜂进行交配。蜂王与每只雄蜂每次交配时可获得 6百万个精子。它们中的大部分 ( 5.3— 5.7百万 )在交配后达 40小时这段时间内被转到储精囊 ,并储存在那里。这些精子被蜂王在 1— 2年内受精时所利用。要知道各工蜂的基因组成就必须研究精液被蜂王利用的情况 ,因为群内的平均亲缘关系依赖于全姊妹与半姊妹的比例。有人利用颜色研究精液的利用。也有人利用等位基因酶研究精液的利用。然而 ,前者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包括在发育期间因死亡而产生的实际利用的精子数与成年蜂表型数的…  相似文献   
7.
花粉中Fe、Zn、Cu、Mn元素次级形态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油菜、玉米、茶和莲花粉为实验材料 ,分别用 0 .45μm滤膜、40 1螯合树脂、XAD-2树脂 ,将花粉中 Fe、Zn、Cu、Mn分为悬浮态和可溶态、稳定态与不稳定态、有机态与无机态 6种形态。结果表明 :次级形态以悬浮态和可溶态、稳定态与不稳定态、有机态与无机态等多种形态共存 ,其中 Fe、Mn元素不稳定态含量均大于 5 0 % ,Fe、Zn、Cu、Mn元素大部分以无机态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8.
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对糖浓度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蜜蜂嗅觉反应,选取葡萄糖、蔗糖和果糖,将浓度为1%,3%,5%,7%的糖对饿过2 h的蜜蜂进行不接触刺激,观察蜜蜂吻伸展的情况.结果表明:当糖浓度在1%~5%时,随着糖浓度增加,中蜂和意蜂吻伸展率都显著性增大;糖浓度为1%和3%时,中蜂显著偏好于蔗糖,但当浓度等于或高于5%时,中蜂吻伸展率在各类糖之间差异不显著.意蜂在糖浓度为1%时,蜜蜂偏好于蔗糖和果糖,但当浓度等于或高于3%时,则蜜蜂吻伸展率在各类糖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蜂与意蜂营养杂交对工蜂形态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测定了中蜂与意蜂营养杂交的亲本中蜂、亲本意蜂、以及连续3代营养杂交后代意蜂和连续3代营养杂交后代中蜂的工蜂11个形态指标,测定的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表明:营养杂交后代工蜂的吻长(A)、右前翅面积(B)、腹部第3+4背板总长(D)、第4背板突间距(E)、第6腹节面积(F)和蜡镜面积(G)6个指标与亲本工蜂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营养杂交后代工蜂的肘脉指数(C)、跗节指数(H)、∠B4(J)、∠I10、(K)和翅钩数(I)与亲本工蜂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营养杂交各代工蜂以上11个形态指标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山乌桕(Triadica cochinchinensis)是江西省最主要蜜源植物之一。山乌桕蜂蜜在江西省年产量最多,但由于目前生产的山乌桕蜂蜜含水量高,易发酵变质,且容易出现结晶分层现象,导致山乌桕蜂蜜售价较低,甚至滞销。研究拟从养蜂生产源头上,通过饲养多箱体强群生产优质山乌桕蜂蜜,同时分析山乌桕蜂蜜成分,旨在提高山乌桕蜂蜜的质量和销量。【方法】在山乌桕流蜜期,以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为试验材料,利用智能蜂箱饲养两箱体和多箱体蜂群,记录蜂群日均增重、温度和相对湿度,统计两箱体和多箱体蜂群的山乌桕蜂蜜总产量、波美度和含水量;测定于两箱体和多箱体蜂群取的24 h水蜜、正在封盖蜂蜜和封盖大于15 d蜂蜜3个不同成熟度的山乌桕蜂蜜基本成分;对山乌桕蜂蜜、油菜蜂蜜、枣花蜂蜜等10种蜂蜜进行基本成分测定;对山乌桕蜂蜜、洋槐蜂蜜、荆条蜂蜜等12种蜂蜜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多箱体蜂群日均增重显著高于两箱体蜂群(P<0.05),但两者的日均温度、相对湿度都无显著差异(P>0.05);多箱体蜂群的蜂蜜群产量比两箱体蜂群提高160%(P<0.05),但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