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园艺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广西鲜食玉米科研育种、生产和加工等现状,促进广西鲜食玉米全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方法】采取实地走访、填报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相关数据,总结分析广西鲜食玉米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优势特点。【结论】广西是全国鲜食玉米生产和消费的优势产区,具有生态气候优势和区位优势,产业链发展已初具端倪和示范效应,但仍存在规模化生产不足,龙头加工企业少,冷链物流基础薄弱等问题。【建议】结合广西鲜食玉米产业发展需求,在自治区政府扶持和引导下,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加大宣传力度,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动态逼近理想解排序法(DTOPSIS法)对15个供试玉米品种的14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亚航671、万川1306、喜相伴99、桂单166、桂单162、华优168、青青700和桂单0810共8个品种的Ci值大于正大619(CK),综合表现优于正大619(CK),其他6个品种的Ci值小于正大619(CK),综合表现差于正大619(CK)。  相似文献   
3.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在桂西南山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设7个密度,副处理设3个品种,调查不同玉米品种生育期、植株性状、穗部性状和产量等指标。【结果】3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植株性状的差异主要来自品种,受种植密度的影响较小。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的穗部性状影响不同,正大999的穗粗、穗行数和玉美头105的穗长、穗粗受种植密度的影响较大,其它穗部性状受密度的影响较小。正大999在种植密度为6.6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8125.00kg/hm~2;正大619在种植密度为5.40万株/hm~2时产量较高,达8305.00kg/hm~2;玉美头105在种植密度为5.4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7435.00kg/hm~2。【结论】综合产量及成本因素,平展型大穗品种正大999、中穗型品种正大619和紧凑型品种玉美头105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6.60万株/hm~2、5.40万株/hm~2和5.40万株/hm~2。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组合与不同材料基因型互作对番茄温敏核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效应。【方法】以番茄温敏核不育系大107、地D4及其杂交组合大107×牛番茄、地D4×红昆仑为材料,进行不同激素组合(CPPU、TDZ、KT与2,4-D+6-BA)诱导花药愈伤组织诱导试验。【结果】以MS+1.0 mg/L 2,4-D+0.5 mg/L 6-BA为基本诱导培养基,分别与不同浓度CPPU、TDZ或KT组合,对不同基因型番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具有明显促进效果,CPPU、TDZ和KT的适宜浓度分别为0.4~0.6、0.03和1.5 mg/L。在相同激素条件下,番茄温敏核不育系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明显优于其杂交组合,平均出愈率和平均愈伤组织直径大小均为:地D4>大107>地D4×红昆仑>大107×牛番茄。【结论】不同基因型番茄花药对激素的敏感性不同;不同激素组合对番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效应差异显著,以KT与2,4-D、6-BA配组对番茄温敏核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具有显著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百色右江河谷是我国重要的芒果生产基地,到2004年,百色市的芒果总面积为2.4万hm2,年产量在8万t左右,是当地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对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芒果是右江河谷的农业支柱产业,对百色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日益开放的市场条件下,面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挑战和WTO的挑战,提出了右江河谷芒果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存在问题以及政策思路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新阶段创新区域农业科研工作的新路径,为逐步健全和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广西农业科学院百色分院(以下简称百色分院)为例,系统总结分析广西发展区域农业科研机构的成功经验及其面临的主要困难及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新的发展路径。【结果】自2009年百色分院成立以来,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农作物新品种引进与选育、农业技术示范与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均取得新进展;通过科研立项获得的项目经费超过1200万元,发表农业科技论文30余篇;但也存在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财政经费紧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创新工作理念,引导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做好科研定位,发挥区域特色农业优势;抓好示范培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健全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升人才支撑能力;加强交流合作,稳步提升科技服务实力。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蚯蚓对四季蜜芒营养水平和生长发育的影响,2005~2006年在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四季蜜芒示范园开展四季蜜芒树盘下穴养蚯蚓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蚯蚓处理能显著促进四季蜜芒树冠的扩大、增加末级梢总数、增加叶片量。蚯蚓处理试验株树冠冠径是对照的1.2倍,枝条末级梢总数和叶片量是对照的2.2倍。  相似文献   
10.
调查了四季蜜杧反季节栽培条件下,植株树冠不同部位着生正常果与畸形果情况。结果表明,树冠不同部位正常果和畸形果数量不同,所占比例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植株树冠下部、中下部和中部比上部和中上部较易着生正常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