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探究在干旱胁迫和复水过程中白姜花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的生理响应,为姜花属植物抗旱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以当年生白姜花单株盆栽苗为材料进行自然干旱试验,分别于干旱的第0、3、6、9、12天和复水第3天测量土壤相对湿度、叶片枯萎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在干旱的第3、6、9、12天,土壤相对湿度从第0天的84.60%分别下降到了59.20%、34.40%、20.40%、15.40%;随着干旱程度的不断加深,叶片枯萎率、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能转化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其胁迫时期的参数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水分利用效率、气孔限制值、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则呈现上升趋势,其胁迫时期的参数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复水3天后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综合分析各项参数,干旱胁迫对白姜花光合和荧光特性影响显著,气孔因素是导致白姜花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干旱后复水各项指标均能恢复,表明白姜花具有一定的干旱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植物的抗旱能力,以‘超群’野牡丹(Melastoma ‘Chaoqun’)、‘云彩’野牡丹(Melastoma‘Yuncai’)、大果野牡丹(M.ultramaficum)和银毛野牡丹(Tibouchina aspera var.asperrima)为材料,采用人工模拟自然干旱胁迫试验,测量干旱胁迫期间的土壤含水量和光合特性参数,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进行干旱胁迫评价. 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4 种野牡丹科植物都出现了叶片萎蔫脱落的现象,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均呈下降趋势,而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则呈上升趋势.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 4种野牡丹的抗旱能力依次为银毛野牡丹>‘超群’野牡丹>‘云彩’野牡丹>大果野牡丹.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追踪法及访谈估测法对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城古树后备资源进行普查,从种类组成、分布区类型、结构特征、空间分布和生长状况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陆河县城共有古树后备资源116株,隶属于15科18属20种,主要以大戟科(Euphorbiaceae)、壳斗科(Fagaceae)、无患子科(Sapindaceae)等优势科...  相似文献   
4.
古树后备资源保护是目前创建国家级、省级园林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生态保护和环境美化有极其重要意义. 通过汕尾市城区实地调研,分析了现有古树后备资源的组成结构、形态特征、重要值与空间分布等. 结果显示,古树后备资源共97株(隶属10科12属13种),均为广东乡土树种,且桑科(Moraceae)为优势科,其中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 L. F.)为优势种,占古树后备资源的80.41%. 空间分布上,后备资源主要集中于115.34~115.37°E与22.79~22.80°N交叉处,数量和种数在经纬度上的分布均无明显差异. 基于调查分析结果认为,后备资源应当着重保护和扩大基数偏低的树种,同时平衡发展各区域后备资源数量,以缓解古树除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