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芝1号"芝麻新品种是1996年从本地农家品种中发现的一棵变异株,其后代经过离子束照射处理后定向选育而成的株系定名为"96068028";经多年多代进行连续种植和系统定向选育,2000年稳定,取名:"固芝1号".近年来持续对其丰产性、抗病性、遗传稳定性等进行多点对比试验,表现植株高大,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空稍尖短,单株结蒴数多等性状明显优于对照.适宜于沿淮淮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麦田间作套种有利于光,热,水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向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富余的优势,扩大物质投入,实现劳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增加农产品总量,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不同的作物间作套种生长在一起,在农业资源的利用上,既有互补的一面,又有竞争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优质小麦新品种集中展示种植,比较品种的品质、丰产性、抗逆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水稻直播的优点,并从整地开沟、播种、管水、施肥、化学除草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介绍了水稻简化直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杂交中籼组合Ⅱ优08由安徽绿雨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用Ⅱ-32A×ZR4008杂交育种方法改良恢复系,对杂种后代进行系谱法选育的。介绍了杂交中籼组合Ⅱ优08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提出了Ⅱ优08的配套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6.
催芽、覆膜对晚播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皖麦38、内乡188和周麦12三个当地较为典型的半冬性品种,各设崔芽盖膜、催芽、盖膜和不催芽不盖膜(CK)四种方式进行种植。结果表明,催芽盖膜比对照不催芽膜种植的小麦生长发育明显加快,幼穗分化时间延长,亩穗数提高11.2-13.9%;穗粒数增加23.2%-39.4%,千粒重提高7.4-9.7%,增产幅度达50.9-73.7%,说明在连阴雨造成小麦晚播的情况下,催芽盖膜播种是较为理想的增产措施,但从投入和环境角度看,催芽不盖膜种植既简便易行,又能显著增产,是一种现实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选择适合我市种植的专用型玉米.引进了三种类型(糯玉米、黑玉米、甜玉米)10个品种,通过对其田间性状的观察和室内考种.筛选出了烟糯6号等适应我市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蚌埠市辖三县历来有种植大豆的习惯,常年种植面积徘徊在4.67万公顷左右.2003年,蚌埠沿淮地区被国家划分为高蛋白大豆种植区,市农技推广部门通过对引进几十个优质大豆品种筛选、比较,确定把"中黄13"作为推广高蛋白大豆种植的品种,2003、2004、2005年连续三年在五河县大新,固镇九湾、连站等进行多点6.67公顷连片种植生产示范,每667平方米平均产量达140~180千克,逐渐探索出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其主要方法为:  相似文献   
9.
本规程主要参照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DB34、207-2000)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DB34、T208—2000),结合蚌埠市生产特点,制定了无公害水稻生产对土壤环境、肥料、种子和农药的选用原则及生产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情况,探索中粳(糯)稻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水平、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开展了沿淮地区中粳(糯)稻直播不同种植方式试验,旨在寻求适宜的种植方式,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