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61—1963年作者在五河县对麦蜘蛛的生活史、为害习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当地麦蜘蛛主要有两种:一是麦园蜘蛛(Penthal SP.),一是麦长腿蜘蛛(Petrobia Latens)。麦园蜘蛛一年发生二至三代,以成虫越冬。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始为害,并产卵繁殖。3月下旬至4月中旬为害最重。4月中旬以后成虫密度漸減。5月以后田间已見不到成虫,而以卵于土中或麦根及其他复盖物中越夏。10月麦播后,卵又孵化,11月中旬田间虫口密度較大,至12月中旬大部份开始以成虫越冬。麦长腿蜘蛛一年发生三至四  相似文献   
2.
<正> 皖北是我省重要大豆产区,植被多属于豆科、藜科、苋科和蓼科植物,其中大半为夜蛾科的金翅夜蛾亚科(Plusiinae)和夜蛾亚科(Noctuinae)造桥虫的寄主。每年大豆生长季节,这些造桥虫频繁发生为害,其中双星小夜蛾和银纹夜蛾经常造成毁灭性的灾害。为了摸清这些造桥虫的种类、数量、食性、经济意义和优势种的季节消长,为改进防治方法提供基本资料,作者等进行了下述调查。一、调查方法作者于六十年代,在五河和宿县的  相似文献   
3.
五河县近年来土蝗再度猖獗,1962年发生蝗虫十万多亩,其中土蝗占80%左右,虫口密度一般每平方文五十头左右,較高的有二百至三百头,最高达一千头以上,发生面积和虫口密度超过以往任何一年。危害情况也很严重,据在土蝗盛发期(7月中旬)調查黄嘴公社看,危害面积有二万六千亩,占耕地面积84%,因缺苗严重,耕翻重种的就有六千四百亩,占发生面积的40.6%;长淮公社淮五大队北湖有三百亩地,第一、二次种的黄豆和第三次种的爬豆都被吃光,第四次种的綠豆因抓紧防治才获收成。  相似文献   
4.
蚕豆是我省粮食作物之一,每年因褐斑病为害造成一定的減产。过去有关这方面的資料不多,尤其我省至今尚乏报道。解放前,各研究者曾对該病的生理学和藥剂防治做过一些工作。近年来国内浙江注意这一病害,武汉等地曾進行了一些調查和防治試驗工作。但是,蚕豆褐斑病流行規律及病原菌越夏、越冬的問題尚未明确,防治方法也待进一步探討。为此,作者在1958至1963年的3月間,曾先后分赴肥东、巢县等江淮丘陵地区和阜阳、五河等淮北平原地区的七个县(市),进行了上述有关問題的調查研究。今将所获資料择要整理如下,供同志們参考。  相似文献   
5.
作者根据近几年来的调查研究結果,認为影响蚕豆毒素病发生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一、苗期(尤其是10月份)的大气湿度和雨量: 1959年和1961年10月份干旱少雨,全月降水量分别为十七点八毫米和三十九点八毫米,相对湿度分别为73%和75%,第二年发病率高达30—85%;相反,1960年10月份高湿多雨,全月降水量九十八点二毫米,相对湿度85%,第二年发病率仅0.5—3%。因为干旱少雨有利于传毒蚜虫的大发生。二、蚜虫的发生情况:蚜虫发生早、密度大、盛发高峰持續期长,病害严重,相反病害輕。1961年10月上旬检查,双庙公社蚕豆刚出苗不久,有翅蚜即迁入,蚜株率15.3%,10月15日至11月15日蚜  相似文献   
6.
纵卷叶螟绒茧蜂Apantetes cypris Nixon在安徽五河一年发生4代,1979年在桑庙调查:7月中旬的寄生率为25.6%;8月上、中旬为56.4%;9月中旬是35.6%。据三年统计:螟幼虫2龄期被寄生68.8%,3龄期被寄生21.2%。当被寄生的螟幼虫发育到4龄时,蜂幼虫也已发育近老熟,从寄主腹部第二、四节处咬破体壁出来,取食寄主虫体,18-26个小时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