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农业资源配置和农业生产力要素如何结合的基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张掖市农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农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对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分析了张掖市农业结构的变动轨迹,依据资源稀缺性原理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历经20多年的缓慢发展,近两年张掖市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渐增多。本文以合作社发展的新变化、新机遇、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制约因素为重点,以改革开放以来张掖市主要年份统计年鉴和农业普查资料为数据平台,以典型调查、问卷调查、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为基本方法,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张掖实际、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张掖市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比重大,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张掖市现代农业发展已经有了雏形,但与建设现代农业大市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4.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为提高自身利用市场来增收的能力而成立的专业化经济组织,就张掖市的具体情况而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思想认识、运行机制、人员素质、法律地位、政策支持及发展环境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促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各方面必须提高认识,鼓励农民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并在立法、政策扶持、环境优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5.
地处西北内陆的张掖市,总体上属于农业主导型经济结构,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农村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农民收入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遇到新的挑战。化解不利因素,构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张掖发展的重大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6.
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民培训对策研究——以张掖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目前,西部地区农民培训工作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方面。应根据农民需要和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整合资源,创新农民培训主体;突出针对性,创新培训内容坚持质量效益原则,创新完善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7.
地处西北内陆的张掖市,总体上属于农业主导型经济结构,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农村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农民收入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遇到新的挑战.化解不利因素,构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张掖发展的重大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8.
甘肃是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之一。甘肃的扶贫开发,事关中国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从"两西"建设、整村推进、到整乡整流域推进,再到如今的片区开发、"双联行动",自始至终与艰辛的探索创新相伴随,其创造性做法有力地加快了脱贫致富进程,并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新阶段,扶贫攻坚依然是甘肃最主要的任务,"双联行动"为扶贫攻坚搭建了广阔平台。  相似文献   
9.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基于"谁来种地"、"如何种地"以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大战略;占有或长期使用一定数量的土地资源并能够获得与务工大体相当的收入是职业农民成长发育的基础条件;制约职业农民发育成长主要的还是政策、社会环境以及体制、机制等因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单纯是职业教育培训问题,需要从制约农村发展活力、约束要素流动等政策和体制机制入手,坚持城乡一体,统筹考虑,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10.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首要任务。要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构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规模经营、完善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着手,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要素支撑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