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5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斌  李滢 《内蒙古林业》2011,(10):33-33
苹果树在春季由休眠期转入生长期,此时降水量偏少,而蒸发量较大,容易出现春旱,特别是冬季降水量偏少的年份,春旱会更加严重,因此做好果园春季管理对保证当年果树旺盛生长、丰产优质至关重要。一、深翻中耕除草春季土壤解冻后应及时在行间或树盘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市场经济要求包括农村集体土地在内的生产要素进入市场进行流通,从而达到整个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随着城乡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转型,集体土地经历着从生存手段到保障手段再到增值手段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北桑一号是利用杂交一代优势原理和基因诱变育种等多种高新育种技术手段,选育成功的果桑新品种,是我国“南桑北移”科技攻关研究的重大突破性高科技成果。北桑一号是北方低温干旱地区果叶兼用型杂交新品种,具有抗寒耐旱、适应性好、抗逆性强、果叶优质丰产等优良特性。现将其苗木繁育及造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几个不同角度阐述了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存在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教师语言修养是教师职业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思想情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语言修养的核心是尊重。尊重教育事业,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地提升语言修养;尊重学生,才能与学生形成和谐的语言交谈的氛围。教师语言修养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以及教师的体态语三个方面。教师语言要规范,要有教育性、艺术性。  相似文献   
6.
菌根技术是一项以活性生物菌剂为基础的技术,它可以扩大宿主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提高树木吸收水肥的能力。油松菌根容器苗造林技术是采用接种生物菌剂培养的油松容器苗进行造林的技术。油松菌根化容器苗生长旺盛,抗性强,埘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造林地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解决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常规造林方法造林质量差、生产力低的问题,是一项高效、切实可行的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7.
杨钰泽  贾悦  李滢 《蔬菜》2021,(1):58-63
基于2013—2018年河北省蔬菜种植面积、产量及周边地区(北京、天津、辽宁、山西、内蒙古、河南)相应数据,运用区位商、比较优势研究方法,分析河北省及周边地区蔬菜生产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区位商指数来看,河北省蔬菜产业专业化水平较高,与周边地区相比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可以作为优势产业发展;从比较优势分析指数来看,与周边地区蔬菜生产区相比,河北省生产规模不强,但具有较强的生产效率优势和较强的综合优势,具有外向生产发展空间。建议进一步适度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提高政策补贴水平以及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8.
四翅滨藜又称灰毛滨藜,属藜科滨藜属,是一种耐干旱、干冷、高寒气候,可以防风固沙、改造盐碱、改良牧场的饲料灌木。一、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四翅滨藜为旱生植物,喜光不耐阴。根  相似文献   
9.
华北驼绒藜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物学特性:华北驼绒藜属藜科,别名优若藜,是一种耐旱(年降水量168毫米能正常生长),耐寒(在-35.2℃安全越冬)、耐瘠薄(在沙漠化土壤和沙土上生长良好)的多年生灌木,是优良的木本饲料树种。植株高1-2米,一年生苗高达1.2米,主干直立。多年生苗根系丛生,叶互生,呈披针形,长3-4  相似文献   
10.
仁用杏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树是耐寒、耐旱、耐瘠薄、抗逆性、适应性极强、可粗放经营的优良树种,其药用、食用等经济价值十分可观。在贫瘠沙荒地发展仁用杏,是治理荒山、荒地、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仁用杏栽培是住北方具有灌溉条件的沙荒地上采取一定的配套措施,栽培丰产杏的一种造林技术模式。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