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吃透教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整合、考核方式等方面,就如何发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作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农村养老方式的分析,提出了以家庭养老为主,完善我国养老保险的模式,并为完善这种模式提出了农村养老法律体系构建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土地承包纠纷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本文在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产生的原因、现行纠纷解决方法的利弊、纠纷解决的难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预防和解决纠纷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以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拟制定农民权益保护法,但现行土地管理法及其配套法规却存在损害农民权益的问题,本文对如何协调好农民权益保护法与土地管理法的关系作了一定的探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调度重视的焦点问题,也是我国全面走向小康的瓶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和实践中,如何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已是国人共同关注的热点。当前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侵权事件普遍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下,存在着严重损害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造成了农民失地又失业,致使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毫无疑问,土地征用对农民合法权益的侵害是众多侵权因素之首。全国人大常委会拟制定农民权益保护法,这就存在如何协调与现行土地管理法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修改和完善土地管理立法应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后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问题,有的作出了明确规定,有的作了模糊、原则性的规定,有的未作出规定,对已作出规定的,如何与现实衔接,规定不明确的及未规定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动作,才能既增加农民收入,又不违反法律、社会公共利益,本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一、充分调动农村法制建设两个主体(国家与社会)的积极性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实行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使人们并不在乎国家与社会的分野,似乎国家与社会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这往往使得国家代替社会,社会丧失了应有的自治能力。其结果必然是国家管得太多、太死,社会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德国古典哲学那里借用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野观点在我们进行农村基层法制建设时值得借鉴。“市民社会”原本指人们的经济生活,它与商品经济模式紧密相连;而“政治国家”则指国家政权对社会的管理与控制。在引伸的意义上,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劳动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对瑕疵劳动合同的效力均没有明确规定 ,本文按瑕疵劳动合同的类型 ,对已全部履行或部分履行的瑕疵劳动合同的效力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瑕疵劳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范围进行了探讨 ,并就完善我国劳动立法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9.
农民负担过重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动摇农村形势的稳定 ,必须依法减轻农民负担。一、必须完善农民负担立法农民负担过重 ,主要是受“三乱”(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 )之苦 ,“三乱”横行 ,根在收费。当前 ,农村中最大的收费项目是乡 (镇 )统筹费。乡 (镇 )统筹费收取的依据是国务院《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其项目包括乡村两级办学、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修建乡村道路等经费。乡统筹是政府行为 ,所筹集的资金是财政性资金 ,从本质上讲属于向农民征收的税。因此 ,把它作为费由乡 (镇 …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管理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实行管理民主,新农村管理民主的目标就是村民当家作主。首先应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其次通过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推举农村精英人才、规范新农村的村务议事和实行村务公开等有效途径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