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随机将2 ̄3岁未去势秦杂公牛26头分为两组,在精料相同情况下,在39天内分别饲喂以风干玉米秸(对照组)和微贮玉米秸,观察微贮玉米秸对秦杂牛的育肥效果。试验结果:微贮组与风干组头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144g和902g差异极显著(p〈0.01);微贮组牛每增重1kg比风干组少耗精料1.14kg,降低成本1.08元;饲喂微贮玉米秸较饲喂风干玉米秸平均每头牛可增加收入109.51元。结果表明:利用微贮玉米秸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在宁夏地区舍饲肉牛生产中比较常见的日粮为传统混合日粮,即玉米芯、精饲料、添加剂等各原料混合搭配饲喂;而全日粮复合秸秆成型饲料是将各种粗饲料(秸秆)采用热喷、膨化、氨化、酶化、  相似文献   
3.
<正>众所周知,影响奶牛场小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空气的温度、湿度及风速和光照等。这些因素则直接影响着奶牛体温的调节、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当这些因素超出了奶牛需要的适宜范围时,就会引起奶牛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宁夏肉羊杂交改良效果、筛选出优质杂交改良的主推品种,试验选择杜泊×小尾寒羊杂交F1代(杜寒杂一代)和本地滩羊×小尾寒羊杂交F1代(滩寒杂一代),对其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杜寒杂一代的生长发育、增重效果和产肉性能均显著好于滩寒杂一代,杂种优势显著,羔羊肉用体型明显,饲料报酬高,养殖经济效益突出。  相似文献   
5.
不同营养状况对舍饲滩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2005年,为探讨不同营养状况对宁夏滩羊繁殖性能的影响,在宁夏中部干旱地区进行了舍饲滩羊不同营养状况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羊只的选择与分组供试羊为宁夏滩羊选育场的2~5岁混群舍饲的健康、空怀母羊。按体况、体重随机分为3组,  相似文献   
6.
滩羊为宁夏绵羊的当家品种,它是在宁夏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经数百年饲养选择和人工培育而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20世纪50年代已被列入国家地方良种,是宁夏“五宝”之一。其二毛裘皮因轻暖美观、洁白如玉而著称于世;滩羊肉也是羊肉中的精品,肉质细嫩,脂肪分布均匀,无膻味,深受消费者欢迎。特别是滩羊长期在荒漠、半荒漠地区繁衍驯化,形成了耐干旱、耐盐碱、耐粗饲及耐受各种严酷条件的生物学特性,是非常适合宁夏干旱荒漠草原地区饲养的最佳畜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肉羊舍饲养殖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试验采用标准化与常规饲养2种不同模式进行肉羊饲养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饲养条件下(对照组)相比,在标准化饲养条件下的杜(杜泊羊)×寒(小尾寒羊)、滩(本地滩羊)×寒(小尾寒羊)杂种羊(试验组)12月龄体重分别提高了14.21%和1.93%,杜寒杂种羊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滩寒杂种羊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常规饲养条件下相比,标准化饲养条件下的杜寒、滩寒杂种羊69,月龄平均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净肉率、眼肌面积等肉用指标均有提高。杜寒杂种羊试验组饲料报酬提高了18.14%,经济效益提高了10.67倍;滩寒杂种羊试验组饲料报酬提高了8.00%,经济效益提高了3.061倍。标准化饲养模式饲养的杜寒、滩寒杂种羊(试验组)比常规饲养模式(对照组)平均节约饲养成本20.29%。  相似文献   
8.
宁夏引黄灌溉区自然条件优越,近几年来,羊只的饲乔数量逐年增加,1997年已达187.92万只,超过宁南山区羊只饲养量35.7万只,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灌区丰富的秸秆资源,探索灌区无放牧草场发展规模养羊的新路子,借鉴国内秸秆养牛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开辟灌区秸秆养羊的利用途径,我们于1998年4月20日~5月20日在吴忠肉羊育肥场进行了微贮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宁夏食品工业的现状及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以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科学地提出了发展宁夏食品工业当前应抓好的工作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奶牛的体型外貌是躯体结构的外部表现,是品种特征之一,与生产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选种的主要性状。本次在宁夏玉美奶牛场的试验是通过对奶牛的体尺、体型测量、外貌鉴定以及与产奶性状相关因素进行的分析,找出该场成母牛与品种标准的差距,为今后该场的合理选种选配,进一步统一体型外貌,提高育种工作成效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