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体系以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方式,生物措施主要是营造水土保持林,恢复植被,截留雨水,防止降雨对裸露地带的直接冲刷,减少侵蚀源;工程措施主要是修筑拦沙坝,排洪沟,变水害为水利,拦蓄泥沙,减少泥石流对下游的直接危害;经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使小流域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使其逐步向良性方面转化,在缓地带进行坡改梯,形成耕地,在原坡耕地上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在小于25°的荒地上发展经济林、用材林,在下游地区变水害为水利,在有坝塘的地方修筑鱼池,进行水产养殖,发展渔业.  相似文献   
2.
水土保持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的物质基础.水土资源的保护是通过工程、林草、生物等措施,对水土流失的区域进行综合治理,维护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必须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为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