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指出了国家对高校的危险化学品管理越来越严格,高校自身对危化品的管理也逐渐规范。针对高校危险化学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从购入到实验废弃物全过程监管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2.
3.
<正> 皖油410(简称410,下同),是“六五”期间我所选育成功的第一个优质低芥酸油菜新品种。1985年正式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先后通过了黄淮流域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鉴定。1984年以来,410相继在我省中北部地区、苏北、豫东、豫北和豫南地区示范推广,几年来累计种植面积达120万亩以上。在我国自育的低芥酸品种中,该品种种植面积最大,油菜籽出口换汇最多,经济效益最高并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10具有抗寒耐旱、枝多角密、优质丰产等特点,受到农户和各方面的欢迎。为了明确410产量组成因素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掌握夺取丰产的主攻方向,笔者针对上述问题作一初步探讨,试图为生产上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验表明:施用颗料有机肥配合减旱施用复合肥,可以出现油菜较高产量水平,且能提高土壤疏松、保肥、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5.
油菜覆盖地膜的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甘蓝型同菜在直播、育苗移栽两种栽培方式下,采用地膜覆盖对其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对油菜具有增(保)温、呆墒、促进油菜生育进程、优化产量性状、显著提高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验表明 :油菜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地解决晚茬迟播油菜晚茬不晚苗的矛盾 ,可增 (保 )温、保墒 ,改善油菜生长发育的外部环境条件 ,提高油菜秧苗素质和生长发育速度。试验表明 :直播盖膜和移栽盖膜分别较露地栽培 (CK)增产 8.0 4%和 8.9%。油菜覆膜栽培的主要技术是 :精细整地 ,施足基肥 ;及时破膜 ,精细管理 ;土壤足墒时移栽等  相似文献   
7.
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种234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油菜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其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各因素在油菜产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为油菜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双低油菜施硼对土壤氮磷钾硼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施硼水平与优质双低油菜不同生育时期土壤中N、P、K和B含量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油菜苗期和盛花期,土壤含N量随施B量增加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蕾薹期土壤含N量随施B量增加而先降后升,土壤含K量相反;成熟期土壤含N、K量随施B量增加而增加。在油菜苗期和蕾薹期,土壤含P量随施B量增加而增加;盛花期却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成熟期又相反。在油菜苗期,土壤含K量随施B量增加而减小,盛花期却相反。在油菜各个生育时期,土壤含B量均随施B量的增加而增大,且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土壤含B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0.
<正> 分析油菜花蕾中硫代葡萄糖甙进行早期预选方法,是法国油菜育种家Morice. J.于1974年提出的。蕾期预选,用选出含量低的单株进行自交、杂交或回交,并淘汰大量含量高的植株,可以缓和季节矛盾,减轻大田和室内工作量,利于油菜单株定向选择,利于夏繁加代,提高杂交或回交育种的预见性。氯化钯法原系西德哥根廷大学Dr. W. Thies博士首创,中油所改进后用于菜籽样的速测。我们在上法的基础上,对试剂的配制,样品烘干时间、温度、沸水加量,取样量等项试验条件以及适合测定的花蕾日龄进行多次试验,并对原已知硫甙含量的菜籽样和花蕾测定的显色范围,进行反复校正,提出以下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