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1.
一、疫情无锡市某蛋鸡育雏舍饲养的四批雏鸡先后爆发疫病,且发病日龄越小的死亡率越高,其中18日龄发病的一批雏鸡死亡高达14.02%。最先发病的鸡群是在36日龄时免疫接种应激引发的,病初期呼吸症状严重,拉稀由白色转为绿色稀水样粪便,体温升高,渴欲增强。第三天雏鸡开始死亡且死亡数逐日增加,最多一天死亡高达168只。病死鸡均呈干瘦状,羽毛脱落,皮肤发红。剖检见肾脏明显的“花斑”样肿大和充血,法氏囊有少量胶冻物。在发病期间,曾用恩诺沙星、痢特灵等拌料喂饲,用泰特、苏打饮水,均未起到明显的效果,前后四批鸡(…  相似文献   
2.
要“少花钱,治好病”,就要会看病,不会看病,对病人来说,是搭了钱又耽误工夫,严重还可能贻误病情。专家指出的几个患者看病易入的误区。1.急诊病人看“慢诊”一个40多岁的男士因胃痛、呕吐,便挂了消化内科的号等待看病,在做化验时突然倒地不醒人事,待急诊科医生、护士赶  相似文献   
3.
2001年冬季至2002年春季,江苏部分地区鸡群大规模爆发疫病,其主要特点是发病急、流行快、死亡多。随后收集到的信息表明,同一时期山东、河北、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区)的部分地区也发生了类似的疫情。现将疫病发生情况报道如下。一、症状与病理变化多发于20~60日龄雏鸡。鸡群中一旦有精神沉郁,畏寒,拉黄、绿色稀便的鸡只出现,便很快引起整群鸡明显的呼吸道症状,拉稀,采食量减少,随后出现大批死亡,死亡高峰一般在发病后8天左右。有的甚至整群死亡。死鸡剖检大都有腺胃、肌胃交接处出血十二指肠严重出血,肠道黏膜…  相似文献   
4.
鸡新城疫的诊断和预防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小春 《中国家禽》2002,24(22):27-28
2001年冬季至2002年春季,江苏部分地区大规模爆发鸡群疫病,其主要特点是发病急、流行快、死亡多.随后收集到的信息表明,同-时期山东、河北、陕西、甘肃、新疆等省份的部分地区也爆发了类似的疫情.本文就笔者对这次疫情的认识以及所采取的相应措施陈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玉米健壮素是一种作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剂。我县1986年开始引用试验,1987年示范推广,累计应用面积达24万多亩,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是玉米抗倒稳产高产的特效药。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DVP-48EH00T为核心控制器,结合台达人机触摸屏,设计了自动化生产的接种机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全自动接种机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通过对人机界面的人性化设计,触摸屏显示的各种反馈数据及故障信息,为技术员操作、维护维修提供方便,提高了食用菌菌棒接种机的自动化水平。从客户的使用反馈的情况来看,该操作系统运行平稳、控制精度高,可满足客户的需要与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用20盏佳多频振式杀虫灯以灯距120m、灯高1.5 m在杨树、桐树纯林266.7 hm2内做诱虫试验,从5月1日到8月20日诱杀鳞翅目成虫91 837头,占总诱虫数的54.63%,鞘翅目占40.86%,防治成本平均一年要224.35元/hm2,由于该灯采用了频振高压电网,在实际使用中即可作为预测预报的工具,又可起到了杀虫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条件下,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主要侵害鸡,各年龄和品种均可感染,以成年鸡症状最为特征。为有效地控制本病,常在流行区接种疫苗。ILTV毒株只有一个血清型,不同毒株间抗原性几乎一致[1]。目前国内外用于预防传染性喉气管炎感染的疫苗都是人工致弱强毒株制成的  相似文献   
9.
2010年3月起,我国江苏、浙江等地鹅场相继发生一种以雏鹅瘫痪、不能行动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为10%-50%,死亡率一般为10%-40%.由于该病流行日趋严重,病因未明,因此该病的病原学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对病料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证实该病例感染有鹅呼肠孤病毒,将其命名为JS10.  相似文献   
10.
烘茧灶内装有一大型风扇,其作用是搅拌干燥室内的热空气,使室内的热空气分布均匀,缩小各部位的温湿度差,加快蛹体水份散发,提高蚕茧的适干均匀率。由于风扇不能作连续定向转动,否则会使干燥室内两侧产生较大的温湿度差。因此,在烘茧时,每隔15至20分钟就要人工拨动一次换向开关来换向,这样既麻烦,又浪费人力,特别是在一个茧站内有多副烘茧灶的情况下,用人工控制往往掌握时间不准,有时因工作忙,会出现漏拨或错拨开关的现象,造成干燥室内两侧温湿度开差大,影响蚕茧干燥均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研制了一台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