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辽宁省养羊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我省养羊业的辉煌历史解放后,东北三省合作培育了我国第2个细毛羊新品种—东北细毛羊,彻底改变了东北改良羊生产性能低和羊毛品质差的缺陷,引导东北全境基本实现了羊毛同质化、细毛化,为我国毛纺工业作出了贡献。因此,1978年受到国家科学大会奖励。1982年东北三省又联手育  相似文献   
2.
冬季严防猪病毒性腹泻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腹泻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缝康发展,导致饲料报酬率、仔猪成活率下降,造成仔猪生长缓慢或发育停滞(僵猪);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据调查,仔猪因腹泻死亡的占仔猪死亡总数39.8%,30公斤以下仔猪全年平均发病率、死亡率为46.5%、10.3%。当前已进入冬季,因保暖易造成舍内潮湿、卫生条件差,本病高发,望广大养猪户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3.
基于频率特性的惯性时间常数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惯性时间常数的测量原理,在此基础上详细推导了用于相位差计算的最大似然估计法和相关分析法的数学公式,并在机械平台上完成相关试验以及 Matlab 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数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试验显示结果相一致,相关分析法能更有效提高惯性时间常数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肉鸡养殖生产中,疾病是影响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是决定养殖成败的关键。各养殖单位在疫病防治中使用了许多药品,但对有些疾病的防治有时收效不明显,某些疾病也频频发生。笔者通过对铁岭辖区内多家商品肉鸡养殖单位进行舍内环境气候指标和疾病发生相关性调查研究,取得了舍内小气候环境与疾病发生关系的相关数据,同时对改善舍内小气候环境,减少疾病发生提出了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猪伪狂犬病发生的新特点、发展趋势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又名奥捷士奇氏病(Aujeszky’sDisease),其病原为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属于疱疹病毒(Herpesviridae)a疱疹病毒亚科(Alphaherpesririnae),水痘病毒属(Varicello  Virus)的猪疱疹病毒 I型(Porcine her-pesvirus TypeI)。早在 1813年在美国的牛身上发现了一种叫“疯痒病”(“mad itch”)的病原,1902年匈牙利兽医学家阿拉德奥捷士奇氏(A…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病率逐渐增加,成为近年来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2000-2009年期间,笔者对辽宁省北部地区5个县区40家猪场进行发病调查研究,各养猪场在不同时期都发生过本病,有的猪场多次反复发生.调查中发现有如下特点:近年内发病猪场数量增多,猪群中个体发病率上升,耐药菌株增多,从而使治愈难度加大.2008年笔者对辽北地区18家发病猪场进行了诊治观察,通过对本病调查研究,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严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法氏囊病的主要发病特点为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夏季高发;发病年龄渐宽,从5日龄左右到90日龄左右均有发生;疫苗品种众多,但免疫失败时有发生;发病率高,病程短,可诱发多种疫病并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8.
萌蘖更新是树木应对恶劣环境或干扰后恢复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解中国沙棘人工林早衰过程中各构件营养元素分配格局,探讨萌蘖更新子株与早衰母株之间营养元素的相对积累速率,对具有早衰特征的15 a林分不同构件碳(C)、氮(N)、磷(P)的化学计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各构件C,N,P含量分别为255.07~563.68,7.34~24.68,0.23~0.68 mg/g; C∶N,C∶P,N∶P比值为19.63~39.86,648.31~1 188.26,26.88~45.47,在构件之间存在差异。2)母株叶片、水平根、垂直根C的积累速率小于N或P,子株树干C的积累速率大于N和P,水平根N的积累速率大于P。3)在C,N,P含量综合变化过程中,子株树干、子株叶片和垂直根贡献最大,母株叶片和水平根贡献最小。由此可见,中国沙棘C,N,P的积累能力及其化学计量比在构件之间存在差异,子株相对于母株、垂直根相对于水平根的作用更大,母株和水平根碳积累能力及其C与N,C与P比例偏低是早衰人工林的主要营养学特征,即“碳限制”或“碳饥饿”是导致人工林早衰的主要营养学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