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大花飞燕草为原料提取色素,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大花飞燕草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49.5min,提取温度48℃,料液比1:49g/mL,乙醇浓度为95%,稳定性试验表明,大花飞燕草色素在pH值为3-6的范围内较为稳定,温度超过70℃稳定性较差,光照会使色素稳定性明显下降。Fe^3+使色素稳定性明显下降,K^+、Na^+、Mg^2+、Zn^2+对其基本无影响,NaCl、蔗糖、山梨酸钾、苯甲酸、柠檬酸、VC、Cu^2+和Al^3+对其具有护色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黄芩为试验样品,研究超声波法提取黄芩中挥发油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3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提取挥发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黄芩挥发油超声提取的主要因素是料液比,其次是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优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50 min,料液比1∶20,提取功率70 W。  相似文献   
3.
苹果干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主要危害苹果枝干和果实的重要病害,也是栽树成活率低和幼树死树的原因之一。近几年临猗县苹果干腐病普遍发生,并有加重趋势,发生面积占栽培面积70%以上,病株率重者高达80%以上,成为危害临猗县苹果树的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4.
蛋鸡啄癖是指鸡群同类互啄,主要包括啄肛和啄羽。啄肛集中在鸡体肛门及肛门以下腹部;啄羽主要集中在鸡体头、背和尾部。啄癖是由饲养管理不当引发的一种恶癖。鸡群各日龄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是被啄只致残或致死,增加死淘率,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及产蛋性能,从而加大了饲养成本,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鸡群产生啄癖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笔者在大型鸡场长期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经过实践总结,就啄癖产生的原因及防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樱桃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又名东方果蛀蛾、桃折心虫,俗称蛀虫、黑膏药。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国内分布遍及南、北各果区。随着全国大樱桃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山西省种植樱桃面积也在逐步扩大,尤其是运城地区发展更为迅速。由于樱桃效益高,有些农民不惜砍掉苹果、梨等种植樱桃。在老梨园、老苹果园或者临近苹果、梨园的地方定植樱桃,  相似文献   
6.
棉花晋A及其保持系酯酶过氧化物酶PAGE电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对晋A棉花质核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作了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晋A及其保持系两种同工酶在所有器官上均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酶带,在营养器官上无较大差别,说明它们具有基本一致的遗传背景。受育性基因的影响,进入生殖阶段,在造孢细胞增殖时期的花蕾上,晋A较其保持系明显缺少特征谱带,表明在此阶段雄性不育基因调控了同工酶的合成,导致花粉粒发生败育。  相似文献   
7.
蛋鸡啄癖是指鸡群同类互啄,主要包括啄肛和啄羽。啄肛集中在鸡体肛门及肛门以下腹部;啄羽主要集中在鸡体头、背和尾部。啄癖是由饲养管理不当引发的一种恶癖。鸡群各日龄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是被啄只致残或致死,增加死淘率,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及产蛋性能,从而加大了饲养成本,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鸡群产生啄癖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笔者在大型鸡场长期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经过实践总结,就啄癖产生的原因及防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原因1.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鸡群拥挤,水槽、料槽不足,鸡群争抢水料,使有些鸡只体内营养…  相似文献   
8.
鹅绒藤提取物对亚硝化反应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鹅绒藤提取物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作用和对亚硝酸钠清除作用。采用L(933)正交试验法提取鹅绒藤中的活性成分,选择最佳提取条件,并测定鹅绒藤提取物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和对亚硝酸钠的清除率。提取鹅绒藤中活性成分的最佳条件为:液固比(V∶W)为10(90%乙醇水溶液)∶1(鹅绒藤粉),40℃下提取1.5 h,此活性提取物对亚硝胺合成最大阻断率为63.1%,对亚硝酸钠最大清除率为62.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当归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通过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法测定当归总黄酮的含量,并对提取液采用Feton体系、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普鲁士兰法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当归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温度为80℃,乙醇浓度为75%,提取时间为3.5 h,料液比为1∶30。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当归中总黄酮提取量为9.4642 mg/g。所得提取液总黄酮浓度为0.068 mg/mL时,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可达到74.02%;浓度为0.034 mg/mL时,对超氧阴离子抑制率可达51.79%。结论:采用该方法提取当归总黄酮,回收率高,精密度好,加标回收率99.51%,相对标准偏差RSD 4.04%(n=5)。所得提取液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均有较强的清除效果,且清除效果与提取液总黄酮浓度呈明显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将超声波技术和双水相体系萃取技术综合应用于提取茴香茎中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得出影响茴香茎中黄酮提取因素的主要次序为提取液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15、超声时间20 min。抗氧化能力检测表明,该提取物抗氧化性显著,且浓度越高,其抗氧化性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