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土壤脲酶活性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比色法和扩散法对金强河地区和甘肃农业大学校园内的土壤脲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比色法和扩散法测定的土壤脲酶活性平均值分别为(0.531±0.207)mg/g和(0.446±0.204)mg/g,两种测定方法的结果和变异系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从试验操作方面考虑,扩散法操作比较简单、所用药品种类少、时间短,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土壤脲酶活性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金强河流域不同退化草地牧草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天祝县金强河流域高山草甸中的冬季草场的不同退化样地为研究对象,在试验室条件下测定了牧草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等指标,并用总可消化养分(TDN)综合比较了各退化样地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退化阶段的草地营养呈现出退化趋势,未退化样地牧草粗蛋白含量为14.1%,中度退化样地为11.1%,极度退化样地为6.4%左右;(2)随草地的退化,TDN下降明显,各样地间鲜草产量和TDN均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由此可知适度利用草地,可以促进草地萌发,改善牧草的产量和营养,相反若持续过度利用,草地质量则会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3.
于2008年7月,对甘肃省宕昌县滩子牧场草地生产力进行调查,利用GIS技术绘制草地类型图,并对其家畜承载力进行评价.经调查,滩子牧场总面积2 449 hm2.草地类型属山地草甸类,可划分为3个草地组8种草地型.其中,杂类草组包括防风(Saposhnilovia divaricata)+草玉梅(Anemone rivil...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依据项目工程效益的内涵和特点,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3个方面度量退牧还草工程效益。选取物种多样性、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劳动力转移吸收量等15个指标,确立了评价退牧还草工程效益的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内的层级关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后,构建了退牧还草工程效益评价的多属性决策模型,实现工程效益的评价。该评价体系较为完备,运用模型进行工程效益评价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5.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影响家养以及野生的小反刍动物。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发热、口腔炎、结膜炎、肠胃炎和肺炎。本文对该病的流行、传播方式、诊断方法以及防控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对东祁连山禾草——嵩草草甸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金强河高山草原定位试验站气候变化和禾草—嵩草草甸生产力分析,探讨了气候变化和草地退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自从1980~1998年,金强河流域大气温度10年间变化梯度约为0.286℃;2000~2006年平均温度为0.899℃,温度增幅加大;平均降水量408.3±52.4 mm,在1988年达到峰值后,降水量有减小趋势;草原湿润度K平均值2.778±0.475,减少幅度约为每年0.003,在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中仍为"寒温潮湿寒温性针叶林类"草地,尚未改变草原类型中类的划分。降水量减少趋势缓慢,但草产量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种降水量持平、草产量快速下降的事实也说明了人为因素造成的牲畜超载过牧是加速高寒草甸退化的主导因子,即该草地生产力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人为过度利用造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