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1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点叉尾鲴(Iclaluruspunctus),又称沟鲶、美国鲴鱼,隶属鲶形目,鲶科,原产于美国,是大型的淡水鲶类,80年代中期引进我国。为提高鱼类养殖经济效益,调整鱼类养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名优鱼类养殖,石门县在双红水库设置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鲴,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网箱设置1.1水域选择双红水库位于石门县城东约10公里的笔架山下,属山谷型中型水库,有效养殖水面100公顷。网箱在离大坝较近的深水开阔区,与低涵发电泄水孔成直线排列,水活而爽,溶氧充足。1.2网箱规格规格为4米×5米×2.5米,双层套放,网目为3厘米,敞开式11口,共…  相似文献   
2.
严清华 《内陆水产》1993,(12):18-19
1990年以来,湖南省科委将《山区水域珍珠养殖技术研究》课题,列入重点科研项目,将湖区未发病区亲本蚌移植到石门山区水域中驯养繁殖、插片育珠,经过3年的努力,全面完成了计划任务,仅1993年就繁育幼蚌110余万只,现就其繁育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搞好养殖业结构调整,探索出高产高效稻鱼共生模式,2000年我们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项目,在夹山镇三板桥村,进行了稻田主养彭泽鲫试验,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1 试验方法1.1 稻田选择试验田选择在石门至白洋公路干线外侧,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田土肥沃,稻田连片。1.2 开挖鱼凼结合农业综合工程修建沟渠,稻田开鱼凼,其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5%左右,凼深1.2~1.5米,用石护坡,水泥抹缝,形成硬化永久性鱼凼。鱼凼三方与稻田沟通。开挖鱼凼的土用以加高田埂至0.5米,以保证稻田水深。出水口用木框和金属网片做成栏鱼设施,…  相似文献   
4.
在澧水中下游水域,分别于1989、1992年开展了小型网箱养草鱼、团头鲂和鲤鱼的高产试验。试用1,4,16,6,4m~3网箱分别养殖草鱼种、草鱼(2~+)、草鱼(2~+)、团头鲂(2~+)、鲤鱼(1~+)。验收产量分别为84.2,274.5,605.1,389.3,968.8kg。与大网箱比较,小型网箱具有体积小、成本低、产量高、效益高;易管理、抗逆性强、安全保收等优点。并对网箱养鱼的高产原理与高产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5.
网箱养鱼作为一项成功的科研成果,已被广泛推广应用。在生产实践中,水产养殖技术人员进一步利用旱草或水草,甚至种草进行节粮型网箱养草鱼,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效益。我们经过几年的探索,认为关键应把握以下技术要点。一、选择网箱和设置水域。网箱规格应有利于操作,不浪费饵料,促进鱼类快速生长。成鱼箱最好是4×4×2m,网目为3cm,4×3聚乙烯线手工编织的单层敞口式。配套育种箱最好是2×2×2m,网目为1.2或1.5cm的尼龙箱或无结压膜箱。用楠竹框架或油桶等浮子作的金属框架,10到20个为一排,悬置于水面,两头设锚固定。设置网箱的水域,根据草鱼生长习性,要水质鲜活,未被“三废”污染,水深3m以上,溶氧充足的中小型水库,或流速较小,且避风向阳的大  相似文献   
6.
石门县金宝肥牛有限责任公司是汪志敏于2007年组建的一家以生产优质肉牛为主的农牧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运用科学的养殖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一直致力于优质肉  相似文献   
7.
大唐猪场是唐生质与唐波父子在石门县易家渡镇盘山庙村,租赁一处1.4公顷荒山于2005年创建,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修建猪舍3000平方米,经营6年来,总投入达350万元。现存栏良种母猪200多头,存栏育肥猪近2000头,2010年出栏肥猪3580头,销售总额500万元,获纯利60万元。  相似文献   
8.
棘胸蛙仿生态繁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清华 《内陆水产》2005,30(6):17-18
棘胸蛙又名岩膀、膀膀.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腿肥壮.肉味鲜美,清凉滋补,富含蛋白和维生素、氨基酸,综合营养可与野生甲鱼比美,已成为人们喜食的名特产品。石门县位于湘西北,森林茂密,山涧溪流密布,水域环境优良。气温适宜,是棘胸蛙自然繁殖、生长、栖息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严清华 《内陆水产》2007,32(1):37-37
2006年12月16日清早,渔民文某在澧水石门新街口河段收网,发现网上有一条奇形怪状的鱼,疑是珍稀水产保护动物,忙招呼同行唐某帮忙,快速取下放入桶中喂养护理,并托邵银秀女士送县水产部门鉴定。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